本篇文章1602字,读完约4分钟
“李白烈士、鲁迅先生和许多其他名人都曾在虹口住过。我们的虹口被称为“文化名人聚集地”向德路小学学生秦对虹口的文化和历史了解甚多,这得益于“彩虹工程立德树人工程”开展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课程”系列活动。
充分利用区域资源的优势
根据虹口区教育“十三五”规划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以虹口文化为基础,围绕“红色文化”主线,将红色文化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精神世界,全面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并贯穿全校学生,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开展学生喜欢听到和听到的“红色文化”教育呢?“我们有鲁迅先生在虹口殷珊路多伦路的故居,记录了茅盾、郭沫若、叶圣陶等文学大师的人生轨迹,还有中国共产党四大纪念馆、犹太难民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都是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一位负责区委教育工作的人说。
这样,利用虹口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场馆资源,形成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场馆过程”。整个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经验,带领学生走出校园,现场感受周围的红色文化。
去年,虹口区学校的学生走出校园,进入虹口的“红色文化”。第二区中心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参观了鸡光中学、1933老厂和音乐谷,二年级的学生则穿过了聚集了大量文化名人故居和历史建筑的多伦路。三年级的学生去了鲁迅公园和内山书店。四年级学生“拳打”白马咖啡馆、犹太难民纪念馆、霍山公园等。,并重新走上了“方舟之路”;五年级时,他来到沈的故居和中共四大纪念馆;向德路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参观了李白烈士纪念馆,三、四年级的一些学生去了鲁迅纪念馆...
简单的床和黄色的长袍都显示出他的勤奋风格。在李白烈士故居,我被他的生平和光辉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将来我要向鲁迅先生学习,做一个爱国、公正、有道德的人。”红色搜索之旅让红色精神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也让他们感触良多。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事实上,为了提高一连串活动的成效,区教育局为不同年龄和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设计了基础课程和延续课程。
以鲁迅命名的鲁迅中学把基础课搬到了鲁迅纪念馆。2019年暑假,鲁迅中学还与鲁迅初中、中兴中学联合开展了拓展课程,三所学校联合开展了“追寻鲁迅在上海的足迹”活动。鲁迅中学的八名学生成为志愿者讲师,带领大家参观鲁迅纪念馆,围绕鲁迅在虹口区生活的六个脚印,进行了一次深刻的人文体验之旅。
霍山学校以“提篮桥文化”系列校本课程为例,通过限制和拓展课程,在中小学开展了“提篮桥与犹太文化”、“探索提篮桥监狱”、“从下海寺走向世界航运中心”的课程实践,教育学生牢记提篮桥独特的文化遗产和人文内涵,传承学校的文化精神。
以情感体验为重点的“体育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系列活动,不仅使有意义的活动生动有趣,而且使红色教育具体化、温度敏感化。
“红色文化”师生合作教育
不仅是学生,还有负责“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当他们走进红色场馆时,都获得了不同的收获。
丰镇中学语文教研组参观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纪念馆。在浓厚的文学氛围下,教师们围坐在桌旁,以茅盾的经典散文《白杨礼赞》为切入点,开展备课和讨论活动,探索如何利用身边的红色场地资源,将课堂教学与场地文化相融合,利用乡土材料,为课堂教学寻找灵感,从而达到拓展学生视野、提升教材教育价值、传承经典文化的目的。
很快,这个关于备课的研讨会变成了学生的课堂内容。11月,在丰镇中学举行的公共教学示范班和研讨会上,一名教师讲授了公共示范课“杨树的赞美”。“红色场馆文化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教学内涵。它以其独特的存在形式、鲜明的文化底蕴和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丰镇中学的一位语文老师说。
虹口区的学校将继续推广红色教育。地区教育局表示,将继续探索场馆红色资源的有效利用,整合教学课程的开发,拓宽师生探究学习的途径,使红色基因深入人心,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