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52字,读完约8分钟

60多岁的虹口居民徐威强最近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纪念馆(以下简称“左联会场纪念馆”)为一批先进党员作了演讲。他的一些志愿者同伴负责摄影,一些负责后勤,还有一些负责录音。

“海老巷”解说团是在左联会场纪念馆建立的一个特色志愿者品牌。这个讲评小组平均年龄为65岁,由所在多伦路居委会的10名退休党员组成。左联会址纪念馆组织培训,并与场馆合作,为市民提供宣传服务,推广红色文化。

像徐威强一样,评论小组的许多成员对他们的祖国怀有深厚的感情。在他们看来,这段传奇的文化史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

多伦路让徐威强骄傲。他告诉记者:“这条路见证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许多重要的时刻,被称为‘现代文学之城’。”记者跟着他来到多伦路201弄的一个小巷子里,推开了一栋英国花园别墅的门。88年前,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这里成立。

虹口区多伦路将打造没有围墙的"红色文化博物馆"

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文学运动开始了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小多伦路曾是一片星光灿烂的地方,鲁迅、瞿秋白、丁玲、茅盾、郭沫若、叶圣陶等30多位左翼知识分子聚集在这里,进行频繁的文学交流。

鲁迅当时的公寓离后来的左派联盟成立的会场只有100米远。每天下午,这位留着胡子、口袋里叼着香烟的文学大师总是喜欢走进街角的咖啡馆。

鲁迅下午茶时,一群志趣相投的学者聚集在这里,开了一系列“文化沙龙”,策划成立左翼作家联盟。

1930年3月2日,这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现代文艺团体在上海中国艺术大学的一间教室里宣告成立,鲁迅成了左翼联盟的旗手。

“左”倾联盟成立时,碰巧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了,国民党反动派一方面在革命根据地实行军事围剿,另一方面在国民党统治区实行文化“围剿”。当时的形势迫切要求上海的左翼作家团结起来,共同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左”倾联盟成功举行了成立大会。

虹口区多伦路将打造没有围墙的"红色文化博物馆"

在左联会场纪念馆一楼的展厅里,重现了88年前左联成立时的情景。天花板和地砖是会议上的旧物。在这间普通的教室、一个讲台、一块黑板和几条长凳上,当时的进步文学作家群体发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文学运动。徐威强说:“当时有50多位作家聚集在一起,有的只好站着,甚至有人站在门外听潘汉年代表中共中央的讲话。”

虹口区多伦路将打造没有围墙的"红色文化博物馆"

目前,展厅墙上挂着7张照片,分别是在文联成立大会上选出的7名常委:沈端贤()、冯乃超、()、鲁迅、田汉、、郑、、洪。当时,鲁迅被尊为“领袖”,并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关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讲话,首次提出文艺要为“工农”服务。

虹口区多伦路将打造没有围墙的"红色文化博物馆"

可以说,诞生于虹口的“左联”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有组织、有系统、有影响的文化团体,它积累了最早的革命文化先驱的创作历程和大量红色文艺作品。“左”倾联盟继承了五四新文学传统,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为实践。鲁迅、瞿秋白、冯雪峰等人都为此做了大量的翻译和宣传工作。左翼联盟的作家们始终高举“文艺大众化”的旗帜,提倡文艺大众化,极力提倡简单的作品。

虹口区多伦路将打造没有围墙的"红色文化博物馆"

目前,在左联会场纪念馆展出的实物、文件和照片有400多件,系统地反映了左联的战斗历程和辉煌成就。

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左翼文学运动史》

“左派联盟”从成立到解散仅六年时间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走进会址纪念馆二楼展厅,展板上首先出现了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坛的两个文学团体——创造社和孙社。“正是这两个文学团体的成员,中国艺术大学的一些教师和学生,被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员所接管,以及鲁迅周围的一群文人,他们建立了最初的‘左联’队伍。”徐威强介绍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及时干预,这种情况是难以想象的。左联成立前两三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社、太阳社的主要对象是鲁迅、茅盾等干部

虹口区多伦路将打造没有围墙的"红色文化博物馆"

左翼联盟成立后,其成员积极参与组织兄弟团体。同月19日,上海戏剧体育联合会成立,5月20日成立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7月成立中国左翼艺术家联盟,8月上海戏剧体育联合会重组为中国左翼剧团联盟,9月至10月成立左翼文化总工会。

虹口区多伦路将打造没有围墙的"红色文化博物馆"

从1930年到1933年,是左翼作家的繁荣时期,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先后创办了《萌芽月刊》、《先锋》、《前哨》、《北斗》等刊物。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女作家丁玲担任了《北斗》的主编。现在,纪念馆里还有第一期刻有丁玲印章的“北斗”,是丁玲用过的。

虹口区多伦路将打造没有围墙的"红色文化博物馆"

说到“左联”,很多人会想到中学课本中的“左联五烈士”。1931年2月7日,胡冶坪、柔石、傅吟秋、冯铿、李伟森等五位“左”倾作家因在上海东方饭店会见其他18名共产党员时背叛叛徒而被捕,后在上海龙华被秘密枪决。“左联五烈士”被杀后,鲁迅感到极度悲痛和愤怒,写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与前人的鲜血》、《纪念遗忘》等著名文章。他说:“群众存在一天,就会发展一天”...

虹口区多伦路将打造没有围墙的"红色文化博物馆"

“左派联盟”就是在这样的血腥风暴中成长起来的。在左翼联盟会场的纪念馆里仍然有许多烈士的遗物和作品。其中一件冯铿的毛衣,在他死后被多次拍摄,直接给参观者带来了令人震惊的历史。

“左翼作家联盟”坚持了六年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从此在中国现代文学传统中得到发展和延续。如果说鲁迅的杂文是左联的经典,那么茅盾的《子夜》、柔石的《二月》、丁玲的《水》、艾青的《大雁河》、我的保姆、夏衍的《保税工人》等等。,还有巴金的《左翼阵营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曹禺的《雷雨》

虹口区多伦路将打造没有围墙的"红色文化博物馆"

虹口区文史博物馆馆长何英告诉记者,位于左联文协旧址的纪念馆正在翻修,将于今年4月关闭。之后,展览将进行修改和扩大,从目前的100平方米扩大到300多平方米。展览陈将结合新史料,展示以前没有“解释透彻”的地方,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战略方针,与后来建立的作家协会和文艺协会的渊源;以及左翼联盟深远的文学成就。

虹口区多伦路将打造没有围墙的"红色文化博物馆"

目前,纪念馆正计划到各处参观“中国左翼文学运动史”,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左翼联盟的文学运动。

多伦路街区正在逐步复兴

去年12月,虹口区开始建设“四川北路红色文化生态示范区”,面积近2平方公里。以四川北路为中轴线,从南面的武进路到北面的鲁迅公园,覆盖了两侧的支路和旧巷。目前,有57个红色文化遗址。其中,左联会场纪念馆是核心之一。据介绍,“四川北路红色文化生态示范区”将加强区域内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名人场馆的展示规划,通过研究各场馆的功能定位和展示内容,形成示范区场馆之间的联动体系。包括纪念馆及其相关项目的保护性开发,纪念馆的修缮和展示将在2020年联合会成立90周年之前完成。

虹口区多伦路将打造没有围墙的"红色文化博物馆"

同时,虹口将深化对“党的红色文艺之源”的探索和利用,加大对虹口红色文化名人的研究和展示力度,展示虹口在党的红色文艺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虹口以鲁迅、茅盾、瞿秋白、丁玲、田汉、聂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在虹口的故事和作品为依托,开展各种文艺创作和表演,创造一系列红色文艺创作高地。

虹口区多伦路将打造没有围墙的"红色文化博物馆"

左联会场纪念馆所在的多伦路也在逐渐复兴。2016年,左联会址纪念馆与多伦路居委会合作,用半年时间共同推出了“多伦路百年”摄影展,介绍了多伦路的百年历史,以及在这里生活、工作和战斗的众多文化名人和革命烈士。解说小组的志愿者向居民和游客讲述了一个有3000名游客的“老海”的原始故事;该展览吸引了街道和社区的5000多名参观者。

虹口区多伦路将打造没有围墙的"红色文化博物馆"

据虹口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多伦路街区今后每个月都将开展文化活动,景观绿化也将相应调整,利用新媒体技术挖掘旧址的故事和特色,实现“明显的标志、可扫描的读码和内容呈现”,逐步“开门进人”,打造一个“没有围墙的红色文化博物馆”。

虹口区多伦路将打造没有围墙的"红色文化博物馆"

一位参观者在左联会议中心纪念馆的留言簿上写道:“我想引用鲁迅的《追忆似水年华》中的一句话:‘即使不是因为我,也总有时间去回忆它们,再去谈论它们’。”" .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虹口区多伦路将打造没有围墙的"红色文化博物馆"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58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