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93字,读完约2分钟
据《青年报》报道,垃圾桶配有称重系统。当居民刷他们的卡和按钮时,垃圾桶会自动打开并放入不同的盒子。不同的垃圾会被放进不同的盒子里...这是虹口区欧阳路街道蒋家桥社区试点的智能垃圾桶。记者昨天从市绿化市容局了解到,日前,虹口区欧阳路街道蒋家桥社区引进社会企业,试行了“两网融合”的新运行机制,即有机资源回收和生活垃圾网络。
今年3月,我市进一步明确了“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材料和有害废弃物”四大垃圾分类标准,研究采取了“定时投放”、严格分类收集运输流程和“绿色账户”激励机制等措施,提高源头分类质量。蒋家桥社区的智能垃圾桶房就是根据这些新要求“量身定做”的。
蒋家桥社区有一个原始的绿色账户交付点。通过改造湿式垃圾投放点的垃圾箱室,在原有湿式和干式分类投放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低价值可回收材料智能投放设备,形成了“两网融合”的投放点。重点介绍了由第三方开发的带称重系统的智能垃圾箱。居民在使用智能垃圾桶之前,需要登记他们的真实姓名,收集卡片,并绑定他们的居住地址,手机号码和其他信息。从早上7: 00到晚上9: 00,从下午6: 00到晚上8: 00,居民可以刷卡、按按钮、自动打开箱子,将不同的垃圾送到不同的箱子里,真正做到不同类别的垃圾运送。
在这个智能垃圾桶的底部,还有一个自动称重系统,与运营企业的后台数据服务系统相连。居民刷卡放垃圾后,后台数据系统可以清楚的知道哪些住户在什么时间放垃圾,放了多少重量,然后将积分转换后反馈给智能垃圾分类居民卡。积累一定分数后,居民可以去居委会入口处的智能垃圾分类礼品兑换机兑换不同分数的礼品,如纸巾、肥皂等。
据了解,蒋家桥小区属于虹口区欧阳路街,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占地面积42200㎡。今年3月18日,虹口区绿化市容局将该社区确定为首个“两网融合”示范点,覆盖795户居民。在居委会的帮助下,经营企业于今年3月22日开始为居民开户。截至4月2日,累计登记户数达到795户,占比100%。
据悉,智能设备的运行和垃圾投放方式的调整将改变居民的投放习惯,提高居民的文明行为。通过大量智能垃圾桶的应用,可以在信息平台上统计每户每天扔出的不同垃圾的数量,进行大数据分析,评估居民的扔垃圾行为,从而及时优化相应的模式。此外,垃圾桶具有溢出报警功能,可以提醒环卫工人及时清理和清除。这种智能分类送货、自动称重点和礼品兑换的新模式也是全市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