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52字,读完约5分钟
广州路街道基于“旧社区比例高、人口密度大、安全隐患多”的事实。针对城市管理中“问题发现不活跃、平台信息不互通、管理执法不全面”的现状,创新社会治理,采用线上多维智慧和线下流程再造,积极探索“多渠道准确发现、全要素精细调度、分级精细处置”的社区综合管理执法新机制,积极发现处置问题。区人大广州中国代表小组进行了专项调查,充分肯定了广州中国社区综合管理的执法实践,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第一,广中的综合社区管理和执法实践
1.建立组织结构。按照“资源整合、联动、重心转移、实时监管”的原则,组建“一个中心、三个团队”。指挥中心综合管理,整合网格中心、综合管理中心、应急中心、物业中心等工作功能,人员、场地统一管理部署,数据互联互通。综合管理执法队伍,整合公安、城管中队、市场监管办、房管办、市容办、安监办等相关管理和执法力量,实现快速反应处置。综合管理巡逻队,整合市容环境、劳动监察、实际人口、社会治安综合队、安全监察五个共管队,开展街道巡逻,同时居委会、党员志愿者、第三方力量和各自治单位组成社区巡逻队,开展社区巡逻。综合管理执法监督小组由各区抽调一名网格检查员组成,参与综合管理执法监督、交叉检查和定期变更,并将两名代表、一名委员和社区代表的监督建议作为重要的考核依据。
2.完善工作机制。利用综合管理和执法信息平台,形成“准确发现、归档发送、分级处置、核实结案”的闭环。通过多种渠道准确发现。通过“IOT、数字联盟、智联”,将各类发现进行整合,形成“投诉举报被动发现、IOT检查主动发现、数据判断预警发现”的综合发现机制。所有因素的精细调度。被动发现和主动发现将自动与综合管理执法组件的9个类别和83个子类别的标准进行比较,并发送给负责部门和人员。数据判断事宜由指挥平台指导。小心地放置在不同的高度。根据社区和街头两个方面,问题在五个层面上得到解决。第一层由物业公司自己解决。第二层由居民自治团体和居民委员会协调。第三层送相关职能单位处置。第四层,复杂问题根据主要问题和事项送职能单位处置,如果主体不能确认,指挥平台将制定综合处置方案。五楼指挥平台根据应急预案通知相关单位进行应急处置。
3.完善保障措施。在制度保障方面,制定了《综合管理执法工作规范》、《综合管理执法手册》、《综合管理执法组件标准》等文件。在队伍保障方面,骨干力量从街道各管理执法部门抽调,设立临时党支部,以党建引领综合管理执法工作的开展;整合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检查发现问题。在智能支撑方面,建成32项3000件物联网传感设备,指挥平台、执法队伍和稽查队伍配备智能设备。在财政保障方面,将综合治理和执法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管理,并制定《综合治理和执法应急资金使用办法》。在考核和保障方面,成立了以办公室主任为组长、综合管理执法中心办公室、街道纪委组成的综合管理执法考核领导小组,制定了与年度考核和评估相衔接的考核办法。
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和实践,广州华人社区综合管理中的执法效能显现出来。第一,办案效率明显提高。目前,平均办案时间从5-6天缩短到2-3天,办案及时完成率达到94.21%。二是市民满意度明显提高。今年上半年,12,345条市民服务热线的月平均满意度为69.78%,提高了5.27个百分点,跨门经营、占道、积货等城市管理弊病下降了81.58%。
二。完善社区综合管理执法的建议
1、拓宽领域,合理布局,努力准确发现。依托物联网技术,街道初步形成了预警准确、干预及时、定位准确、防控全面的城市管理体系。要把大规模调研和日常舆情收集结合起来,加强对热点、难点、难点问题的布局,集中问题、集中思考,不断完善依托物联网传感设备的综合管理和执法平台,让社会“感受和思考”,提高问题发现的广泛性和准确性。
2.数据关联、分析和比较,并在准确分析方面下大力气。从2017年底开始,街道开始整理辖区内的各种数据,并将数据细分为七大类,包括人、单位、房屋、点、物体、网络和道路,有43个子类别和327个数字标签。要加强与地区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有效地连接各种信息,使“谈话数据”提高问题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预见性,从而实现人员的准确高效输送。同时,需要设置数据权限,根据权限打开数据,签署保密协议,实施电子签名管理,并保留痕迹。
3、指挥调度,条块联动,精心处置。按照“资源整合、联动”的原则,街道设立了“一个中心、三支队伍”,综合治理和执法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要用综合理念进一步优化内部组织和人员安排,促进综合管理执法人员的有效整合。要规范检查项目和检查程序,促进综合团队人员的深度整合。要建立和完善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疑难热点问题的研究,提出对策。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应通过联合后勤、联合岗位等方式加强联合执法,形成管理体系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