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0字,读完约3分钟
据虹口区介绍,经过半年多的创作和编排,由上海舞蹈团原创的舞剧《电波永不消失》于12月21日至26日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上演。
说到《永不消失的电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1958年孙道林和夏媛主演的同名电影,这是一代人心中的经典。它描述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联络员李霞(李白)和他的妻子何兰芬(邱惠英)与敌人进行巧妙而又绝望的斗争的感人故事,以及主人公之间纯洁而浪漫的革命爱情。历史是一样的,英雄已经离去。如今,位于黄都路的李白烈士故居依然矗立在红色文化的热土虹口,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前来观赏。
这一次,上海歌舞团以“传承红色基因,打造上海红色文化品牌”为己任,首次以舞剧的形式再次演绎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往事。上海歌舞团团长、舞剧《永不消失的电波》的制作人和艺术制作人陈斐华认为,用舞剧的形式向一群有信仰的人展示当年是“人性、困难和理想的绽放”。这不仅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探索。"
近年来,国内外电影和小说中不乏优秀的谍战作品,但在舞剧领域,谍战题材却没有尝试过。如何在“一言不发”的舞剧中表达谍战主题的复杂性,已经成为观众心中最大的疑问。为了使《永恒的电波》成为一部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全体创作人员多次造访李白烈士故居,深入挖掘许多鲜为人知的情节,举办了20多次创作研讨会,产生了艺术火花,最终形成了一部文学剧本、一部导演创作剧本、一部音乐、舞蹈美容、服装设计制作方案。李白烈士家属纪念馆和烈士故居也提供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珍贵资料。
经过半年多的创作和排练,舞剧《永不消失的电波》终于以大胆的艺术手法、现代的舞蹈语言、迷人的原创音乐和深刻的光影切换,在舞台上呈现了中国第一部“谍战舞剧”。这部经典的红色舞剧结合了青春的色彩和浪漫的情感,完美地释放了革命英雄的情感。
李白故居名誉馆长吴德升说:“读完它,我的心被震撼了。当音乐出现时,它给人一种紧张的感觉。带着黑色雨伞的人们在雨中穿梭,立刻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男女主角激情的双人舞蹈让我热泪盈眶。”小李,李白烈士的孙子,看见奶奶在舞台上织毛衣,就像他小时候看见奶奶为他织毛衣一样。李白烈士故居的馆长何瑛说:“这部舞剧画面感很强,刚柔相济的舞蹈语言让观众从传统的角度理解非常现代的表现手法,融合了红色文化、上海文化和江南文化。合在一起,这部舞剧变得更加独特。”
舞剧《永不消失的电波》充满了积极的能量,激励着人们不要忘记自己的首创精神,缅怀先烈,勇往直前,开拓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