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62字,读完约2分钟
近日,市绿化市容局公布了上海首批18个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和示范街道(乡镇)名单。虹口区凉城新村街在里面,这需要力量:砖红色的陶罐降解厨房垃圾,堆肥塔“吃”宠物狗的粪便...
如今,社区中的各种环保器物已经成为梁城社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让我们看看他们的成就吧!
建立监督和检查机制
2015年10月,梁城新村街道开展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目前,该地区已经实现了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的“全覆盖”。
从源头上检查街道,每天检查点,每周总结宣传氛围、设施和志愿者出勤情况,每月评估各社区湿垃圾达标率,每月通过社区运行维护中心平台随机选择辖区内单位,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落实。
“人工制品”有助于减少浪费
街道一直倡导节俭、经济、低碳和绿色的生活方式。在广陵二路290弄的小花园里,有两个砖红色的陶罐,高约1米,里面放着微生物菌剂,使得这两个普通的陶罐成为可以降解餐厨垃圾的“器物”。
目前,凉城新村街正在逐步将餐厨垃圾现场消费延伸到合格的居住区。类似的陶罐已经被放置在居民区,如复旦、修远、梁思和金耳。
同时,为了让遛狗的居民主动清理宠物粪便,原本在广陵二路209弄小花园试点的蚯蚓堆肥塔逐渐延伸到几个居民区。
例如,在复旦社区,沿着居民遛狗的“主线”安装了五个蚯蚓堆肥塔。居民只需把狗的粪便扔进去,红蚯蚓“吞下”后,粪便就成了肥料。
“这样一个有趣的事情将真正促进狗主人主动清理宠物粪便。”复旦社区一位遛狗的居民告诉记者。
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建设一个共建、管治、共享社区生活的社区,让垃圾分类的新时尚扎根社区,成为社区的普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