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8字,读完约3分钟
10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出了“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宏观调控的政策信号。
这两项税收规定支持针对小型和微型企业的“新36”支持措施,预计将在今年推出。
10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出了“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宏观调控的政策信号。结构性减税的“绣球”被扔给了小微企业。
财政部网站昨天发布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于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该决定称,此举是为了“落实国务院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要求”。
与修订前相比,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大幅提高(见附表)。财政部财政司税收政策研究室研究员孙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是在2003年为应对非典而设定的。从那以后已经八年了,形势发生了许多变化。今年以来,许多小微企业陷入困境。为了支持他们的发展,减税是最有效的。
孙刚表示,调整门槛是落实国务院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的一部分。这可能对微型企业更有利,因为其中一些企业将不再纳税。
孙刚透露,今后将继续出台相关财税政策,从就业角度鼓励小微企业在当前困境中生存。据新华社昨日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副司长王建祥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根据《中小企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此外,备受期待的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36”配套政策措施预计将于年底前出台。
孙刚说,目前,小微企业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6% ~ 98%,其中微型企业占绝大多数。尽管这个数字很大,但它产生的税收却相对较少。
上海中小企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0年,中小企业为上海贡献了57.1%的税收。今年7月,国家对小型和微型企业的标准进行了重新分类。目前,没有关于小型和微型企业对税收贡献的具体统计数据。不过,这位人士表示,根据他的研究,在上海的一些区县,微型企业对税收的贡献率只有千分之几。这部分企业不纳税,不会影响太多的财政收入。
根据7月份联合发布的《中小企业分类条例》,中型企业的员工人数在300人以上,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从业人员20人以上,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上的为小型企业;员工少于20人或营业收入少于300万元的是微型企业。
◎呼吁持续减税
增值税是对销售商品等单位和个人实现的增值征收的税收。这也是中国最大的税种。目前,它属于国家税收,中央政府每年向地方政府返还25%。从1月到9月,国内增值税占同期国家税收的25.5%。
营业税是地方税,是地方税中最大的一种。自1995年以来,营业税基本上占到了地方税收的40%以上。1994年中国改革分税制时,为了保证地方政府的财力,在税收设计中保留了营业税,所得归地方政府所有。这种并存导致了某些税种的双重征税,这也是中国税收增长率远远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一个重要原因。
外界继续呼吁减税,中国的税制改革步伐最近也明显加快。参与增税的包括将于11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资源税改革、将在全国范围内开放的试点城市重庆和上海的房地产税改革,以及正在讨论的环境税。减税措施包括增加个人所得税的免税额,以及从明年1月1日起上海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