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23字,读完约8分钟
在上海,很少有老住宅区是这样的:经过30年的建设,它们仍然是整个社区房价最高的住宅区,绿化覆盖率与新建商品房相当。大多数老居民都不愿意搬出这里。在一栋楼里的20或30户家庭中,只有两三个租房者。
这个社区就是普陀区著名的“甘泉花园”。它由6个自然社区组成,有3250户家庭和近10000名常住居民,是甘泉地区最大的社区。它曾是全地区第一个生态园林社区,被誉为上海的“翡翠”。它曾被列为“百万人看上海”景区之一,曾被评为全国优秀管理居住社区和上海市文明居住社区...曾经充满光环的甘泉花园,今年恰好迎来了它的30岁生日。
不久前,记者来到这个社区,感受它过去的辉煌和洗去铅后的平静-
有30年历史的社区毫无生气
在志丹路501弄甘泉花园,有一个2005年设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精神文明示范点”的标志,签名是“普陀区人民政府,2005年4月”。
走在社区里,你根本感觉不到旧社区的“黄昏”,但却有一种令人安心的秩序感。刚进大门,就有一个全新的小区示意图,显示了整个小区的常规布局:11.25万平方米分为五个区域,中心位置是“袁泉”和大风车幼儿园。
在春天花园的门口矗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是古代建筑师陈从周提到的“海上第一泉”。一大早,许多居民利用气温尚未上升的事实,来到这里乘凉,在湖边的小广场上打一套太极拳,在湖边的亭子里和老朋友一起唱歌,在新建的健身小道上慢跑。
在过去,“袁泉”总是早上开放,晚上关闭,每次建成,只需10美分就可以进入公园,社区居民也不例外。后来,街道两次改造“春园”,打开春园的围墙与社区相连,并在园中心建起了古雅的亭子和健身步道,为爱鸟者设置了鸟类行走杆,使“春园”成为甘泉花园居民的休闲胜地。
与许多社区不同,甘泉苑从设计之初就选择了“高层路线”。为方便居民,风车幼儿园、平利路一中、观龙中学两所学校被纳入社区范围,成为“传奇学区”。社区内有一个1200平方米的社区学校综合活动中心,有老人花园、外语角等设施或活动,满足多层次居民的文化需求。
几年前,为了给残疾人建造一个新的街道图书馆和一个“阳光之家”,这里进行了一些有趣的探索。退休的街道干部邵小华兴致勃勃地回忆起这段经历。当时,他们想把这两个公共文化设施搬到居民的家门口,并把它们建在甘泉园。他们创新性地提出将该项目与电梯的试点安装结合起来——让一楼的住户搬到六楼,腾出一楼的空房来建设服务设施,同时为整栋楼安装电梯。
社区图书馆
阳光屋
这个听起来“完美”的计划费了很大的劲才得以实现。当时,邵小华在社区里带头咨询,并一遍又一遍地向整栋楼的居民解释这个计划。最重要的环节是向一楼的住户展示增加楼层的详细方案,以供审批。邵小华清楚地记得:“光是协商过程就持续了半年,工作量是难以想象的,但最终实现了这种多赢局面。”
姚水农的居民非常乐意搬到这里
像许多一直住在这里,从未离开过的居民一样,虹影见证了整个转变的过程,也见证了社区的一点点变化。
虹影的家从普陀区的瑶水巷搬到了这个社区。她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拆迁情况:苏州河以北的房屋人均面积为5平方米,苏州河以南的为2.5平方米。当时,她家有五口人,他们被分配到25平方米的实际使用面积。
前姚水巷
故地姚水巷的西、北面向苏州河
虹影的家是甘泉花园的主流户型:两室两厅,房卡上的建筑面积为54.3平方米。“当时,我真的笑不出来。我从棚户区搬到了新的公共住宅,感觉一天比一天好。”根据易的描述,尧水巷到处都是违章建筑,每天使用的自来水必须用水桶接。据说当时姚水里的居民听到搬迁的消息后,几乎都同意了。
当时,甘泉园是第一个建在周围土地上的社区。这个社区建在一个托儿所里。那时,上海许多地方的植物都来自这个苗圃。到目前为止,这里的植物种类比任何其他群落都多。据资料显示,这是普陀区第一个以生态园林为指导思想,以植物共生、循环为原则的住宅小区。种植了51个学科、80多个品种的3万多棵树,绿化率为44.98%。
洪英记得很清楚,起初马路对面有一个养牛场,旁边是年巴图金鱼农场,四周杂草丛生,没有房子。居民要步行七八分钟才能到达最近的甘泉购物中心。附近的同济医院、甘泉区医院、普陀区体育馆、甘泉公园等设施都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修建的。
但这一切都不会影响甘泉源的声誉。虹影搬进社区后,很快就被纺织厂解雇了,成了居委会干部。她告诉记者,1994年,甘泉花园被列为上海“百万市民看上海”的景点之一。一辆接一辆的公交车来参观,有时每天都有几波人来,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多次带着摄像机进入社区。“市领导、记者和参观学习的人都被我们带去观察环境和与居民聊天。每个人都很骄傲,会主动和这些人打交道。也有几个居民喜欢参与其中,一路跟着电视台。我想拿起相机,在电视上露面。”
“那时候,我是居委会干部,最重要的任务是搞卫生。”红英,一个土生土长的红英,非常感动。虽然“瑶水弄”的许多居民都住在新的公房里,但他们的生活习惯仍然是旧的。松散的女人被挂在阳台上,堆放在公共走道上,他们不愿意把它扔掉。有了煤气,他们仍然喜欢有一个煤球炉,白色的走廊墙壁被熏黑。后来,一群"上角"居民也告别了以前的" 72户"式的房子,搬到了这个地方。他们中的一些人无法改变“节约”土地的习惯。他们用混凝土平屋顶覆盖了房子前面的天井,并建立了非法建筑。当时,他们的任务是倡导文明生活的理念,拆除社区中的违章建筑。
"幸运的是,居民非常热爱自己的家园,并且正在努力改变坏习惯."她告诉记者,当电视台经常来拍电影时,居民的素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社区的地面上没有烟头,这在当时几乎是独一无二的。
建立文明社区指标体系[/s2/]
甘泉花园建成几年后,周边地区已经建起了新的作坊。也因为甘泉花园的影响,周边社区的质量普遍比较高,人们的文明素质也比较高。
这里的退休街道干部回忆说,1995年初,街道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目标:用三年时间建设一个以甘泉花园为主要推动力的文明社区。
这里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据估计,到1998年底,所有街道都将成为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新住宅社区;精神文明工作基础扎实,文明社区数量位于全市所有街道之首。当时,街道的经济实力也跃居全区第二位;它也是其他省市进入上海的重要门户,客观上要求建设一个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文明社区。
"甘泉人没有理由不成为建设文明社区的先锋."当街道领导在居民代表会议上宣布这一目标时,与会者兴奋不已,渴望尝试。
当时,上海创建文明社区的活动方兴未艾,上海100多条街道正在探索创建文明社区的途径。甘泉路街道的步伐遥遥领先,干部们开始深思:“什么是文明社区?它的指标体系是什么?这一切都不清楚,该如何创造呢?”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街道干部学习了上海社区发展的中心精神和规划指标;他们深入社区单位和居民几十次,听取他们的意见;他们还举办了一系列由建筑、风景园林、管理、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的研讨会...最后,他们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观点:从文明社会到文明社会,这不仅是一个数量的积累,也是一个质量的飞跃。用小麻雀完成社区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完成五脏六腑,将为上海这个特大城市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思想认识的逐步明晰,《甘泉路街道文明社区建设三年规划》已经全面确立,包括社区经济实力、建设投资、生态环境、社区服务、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公共秩序等14个体系和76个指标值。
该指标体系也带动了甘泉花园的发展,在居民社区科普活动参与率、每万人社区文化体育设施面积、下岗失业人员综合就业率、民间纠纷调解率、健康教育普及率等方面从未落后。这些也是老居民一直驻扎在这里,不愿搬走的重要原因。主编: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