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06字,读完约5分钟
为全力支持武宁创新发展轴五年行动计划(2017-2021)的实施,凝聚区域创新智慧,打造普陀科技创新智库和智库,9月14日,区组织召开了武宁创新发展轴理事会成立大会和区校合作签约仪式。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区委书记曹立强、市科委副主任罗大金、区长孙平、区委常委、副区长顾军等近80人参加了会议,其中普陀武宁创新发展轴线局局长、区内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区内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会上,武宁创新发展轴线理事会正式成立,审议通过了《普陀武宁创新发展轴线理事会章程》和《普陀武宁创新发展轴线理事会主席、主任、秘书长名单》,并颁发了主席、副主席、主任证书。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成为该委员会的首任主席。
钱旭红表示,成为首任董事会主席是一项重大责任。理事会将围绕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汇聚区域创新智慧,打造普陀科技创新智库和智库,推进普陀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实践区和“一轴两翼”科技创新功能布局建设。希望今后,中国师范大学充分发挥教育、人文、科技优势,通过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科技转化服务一体化,有效推进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普陀转型升级,努力把自己建设成为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重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孵化基地,为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曹立强对武宁创新发展轴心理事会的成立表示衷心祝贺和良好期望。他指出,这一举措是普陀积极服务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启动“四大品牌”大局的有力举措,也是加快建设“科技带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居生态区”的重大事件。目前,普陀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区坚持新时期习近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Xi总书记“创新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的指导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以打造武宁创新发展轴线为重要抓手,加快提升城市能源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我们期待一个高端的“智囊团”,一个广泛的“朋友圈”和一个有效的“盟军”。希望通过理事会的成立,建立信息交流、资源整合、项目协作、成果共享的沟通合作长效机制,进一步拓宽科研、技术开发和产业应用渠道,加快资本流动、信息流动、知识流动和高端创新要素的融合,有效地将科技资源的集聚优势转化为科技高地的功能优势。希望理事会在促进交流、深化合作、服务大局方面给予普陀更多支持,为合作共赢提供更多机遇。
曹立强表示,普陀将积极参与理事会的工作,全力支持理事会的发展。全区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深化与治理单位的对接和服务,在政策引导、人才引进、问题解决、服务保障等方面下大力气,弘扬“营业员”精神,擦亮“服务是普陀第一资源”的金字招牌,把我们的“努力指数”换成每个人的“发展指数”。
罗大金充分肯定了理事会在推进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推进武宁创新发展轴建设寄予厚望。他指出,希望通过理事会这个平台,高端创新要素得到集中,使高校与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创造产业创新优势,促进大众创业和创新,通过制度创新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据了解,武宁创新发展轴理事会是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推进普陀科技创新驱动实践和武宁创新发展轴建设而成立的议事机构,属于非常规非公司制机构。理事会以“开放、智库、引领、凝聚”为核心理念,努力成为多元化参与、智慧碰撞、资源共享的平台。
基于“开放多元”的原则,武宁创新发展轴心理事会成员由政府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载体和企业、行业协会等方面协商产生,共有38名成员。为了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联系,江苏省盐城市科技局局长崔文军应邀担任局长。第一任主席是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钱旭红,第一任副主席是区委书记曹立强。理事会实行双秘书长制,由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孙、区委常委、副区长顾军担任秘书长。
会上,顾钧从背景设置、重点内容和主要特色三个方面重点解读了《武宁创新发展轴线五年行动计划(2017-2021)》,推动普陀区优质发展,打造上海。“四大品牌”特色承载区和“提升普陀市能源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0研究所所长闵杰、上海天地软件创业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松、上海燕化智能科技集团董事长俞兵分别就了解科技产业、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方法和经验进行了交流。
在签约仪式上,普陀区人民政府与华东师范大学签署了合作建设国际教育科技园区的意向书,标志着双方的良好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双方宣布,将本着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同推进普陀“国际教育科技园”建设,使国际教育科技园成为中国的国际教育承载区和世界知名的教育科技发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