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05字,读完约8分钟
它曾是民族企业的摇篮,上海工业发展的见证;曾经遭受“三废”污染,经过十年的污染治理,他于1997年12月摘下了重污染的帽子;通过“改造一批、重组一批、新建一批、搬迁一批”的措施,改造和发展的酝酿开始了。从化学工业区到城市工业园区,再到以城市工业为功能特征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集群,他紧跟时代步伐,走出了自我转型升级的道路。现在,在新时代的号角下,他已经走上了改造和自我改造的道路。他就是桃浦,一个正在努力成为上海成为优秀国际城市的“经典案例”的地方。
从“大声尖叫”到“跟上”
李梓源是桃浦转型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
解放初期,李梓源,一个著名的贫困村庄,被称为“赤脚李梓源”。当你贫穷时,想想改变。1953年,李梓源15个家庭率先团结起来,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开始了自力更生、互助生产的道路。“开始时只有15个,1954年有30个。到1955年,农业合作社蓬勃发展。”李建祥,李梓源村委会成员,其母是李梓源村早期成立的农业合作社的代表之一。说起这段历史,他就像是几件珍宝。“我和母亲见证了李梓源过去70年的巨大变化。”
“1955年,我们村开始改变种植方式,向城市地区供应蔬菜以创收。到1962年,我们村的总收入约为17.3万,工作点为2.4元。当时,它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1963年,李梓源大队被评为上海市农业生产先进集体。李建祥告诉记者,农业合作社的成立不仅改变了李梓源人民的生活,也使李梓源成为全国享有盛誉的“模范村”。
其中,我们要提一提的是至今仍激励李梓源人不断奋斗的“评论”精神。1955年10月24日,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为《李梓源镇儒区农业生产合作社节约生产成本的经验》写下了光辉的一笔。从此,李梓源人融合了“勤俭节约”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李梓源村的辉煌。“我是背着毛主席的评语长大的。后来,我们还创作了一首音符歌曲,现在教给孩子们,并继续传递音符的精神。”李建祥说。
在20世纪80年代,李梓源的经济总量在两到三年内翻了一番,农民的人均收入在桃浦镇一直位居第一。1990年,李梓源完全转向城市化,告别了农业。“在1980年代,我们的农业是支柱,而工业是补充。当时,这是一个蔬菜种植区,三分之二的农田种植蔬菜。到1990年代,它已经完全实现了农业化。”当时,李梓源村有6家工厂和相关工厂。自1987年以来,李梓源村工业利润已超过100万元,工农联合企业数量居桃浦乡首位。
“我们李梓源在发展方面创造了许多第一,这也是中国第一条以村庄命名的地铁线。每个人都觉得住在李梓源幸福指数很高。”李建祥说,这种幸福不仅体现在收入逐年增加,还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泥泞的乡村道路到平坦干净的道路,从破旧的平房到小别墅、活动室、体育馆等等。「这个生活环境的重大改变,凝聚了李梓源人的心。我们的幸福是几代李梓源人的奋斗。”
“李梓源的发展也经历了三次转变。从农业到工业再到工业,每一次都给李梓源带来新的机遇。”李建祥激动地说。现在,随着桃浦地区的整体转型升级,李梓源也在积极调整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我们现在是一种新形式的经济合作社,这实际上是要使集体工业的发展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为此,李梓源人提出了“发展就是节约”的新理念。“要想发展好,你不仅要忘记最初的心,还要跟上时代的变化。这是李梓源取胜的法宝。”
从“不愿意来”到“不可分”[S2/]
23年前,住在黄埔的王阿姨,带着117路公交车的吱嘎声来到桃浦。
众所周知,自1954年以来,桃浦一直是上海首批化学工业区建设的规划选址之一,英雄金笔、凤凰毯、上海胶管、麝香保心丸、牡丹牌油墨、飞虎牌涂料、迪亚牌香料等著名自主品牌相继诞生。20世纪80年代,桃浦工业区达到了顶峰。然而,由于兴化工业规模较大,20世纪80年代后期,桃浦农田遭受了大量的“三废”污染,桃浦被列为“化学工业区”。当时桃浦有句话说:“臭气熏天,桃浦来了。”
“我们的福利分房是在桃浦新村一带。亲戚朋友听说桃浦的事,劝我们不要去,说这里是化工区。”当王阿姨提到当时参观房子的经历时,她非常激动。“我第一次乘公共汽车来的时候,车坏了,路很颠簸。空:我的呼吸也不好。你一进来就屏住呼吸。我当时觉得冷。”虽然王阿姨一家因为两居室、一居室和独立卫生间的原因最终搬到了桃浦镇的海棠花园,但当时生活的不便让王阿姨很痛苦。“周围只有一辆巴士,而这辆巴士已经被其他路线淘汰了。每次去上班都要花两个小时,而且我还得不停地颠簸。可以说,晚上8点以后,桃浦新村是不安全的进出。”
记者了解到,为了摆脱污染帽子,桃浦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了第一次转型,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物流、包装和印刷行业。在转型过程中,一些有工业污染的企业不得不离开他们长期居住的桃浦。随着1993年桃浦由乡镇撤并,由嘉定县向普陀区整合,桃浦已完全进入城市化进程,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也带来了区域环境和人们生活的质的变化。
王阿姨搬进海棠花园后一直从事志愿服务,现在她也是桃浦市民访问团的副团长。“虽然这次旅游是为了找茬,但发现桃浦的环境几十年来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即使是小社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王阿姨说:“我记得当时社区里最流行的就是酷派。”现在社区里的活动不多了,比以前丰富多了。”
“刚开始住在桃浦是很无奈的。毕竟,“化学工业区”的名声太响了,中间思想有机会搬走。现在我已经活了20多年,对桃浦很有感情。”王阿姨说桃浦现在越来越好了,更舒适更宜居,所以她一直舍不得离开。
从“放弃希望”到“被认可”[/s2/]
桃浦的城市化不仅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批旧房和安置房的建立,更多的农村地区成为社区,农民成为居民。据统计,1997年,安置了876户人家和3395人,并为农民建造了一个占地80115平方米的新住宅区。
“在我年轻的时候,我能看到的农田很少,但更多的是储藏。大大小小的物流卡车进进出出,带来难闻的汽油气味和灰尘。再加上道路泥泞,上下学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安全。”金,80后,祁连人。旧房重建并搬迁后,他仍住在祁连村,但他被一栋140平方米的住宅所取代。说起小时候住在祁连村的印象,金用“脏”这个词来概括。
他告诉记者,当时祁连村租房乱拉电线现象严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垃圾污水乱倒,臭气熏天。门前的古浪路真的如其名般起伏不平。记者了解到,当时桃浦区有30多个大大小小的停车场,每天进出的货车近5000辆。“记得我父母对我说过这话。大学毕业后,不要再回桃浦工作。生意不好,地方也不好。”金说,当时的桃浦给人没有希望。
的确,在第一次转型之后,桃浦的物流业蓬勃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卫生和公共安全问题。2000年初,桃浦开始了第二次转型,逐步形成了以城市产业为功能特征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集群。李梓源大厦、盛源科技园、中信企业广场和渐康广场是当时生产性服务业转型的标志性建筑。
2012年,桃浦开始了第三次转型。2013年以来,桃浦地区进入加速转型时期,正朝着智慧创新城市的目标努力。随着桃浦知庄城和中以创新园的到来,桃浦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现在,我对桃浦有了新的印象,那就是‘高高在上’。”金明杰表示,桃浦品质的提升不仅体现在产业创新上,还体现在生活圈的建设和商圈的培育上,尤其是中心绿地的建设,让桃浦居民拥有一个公共的空休闲娱乐空间。“让我们的生活更上一层楼。”
“桃浦已经逐渐被大家认可了。不仅老一辈人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对于年轻的白领来说,桃浦的含金量也在不断提高。”正是出于这种认识,金现在又回到桃浦工作。“我对桃浦的发展充满信心,更有奋斗的动力。”我坚信桃浦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