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9字,读完约4分钟
如果你走过大干河沈家门海洋生物公园的西门和南门,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一台电子摄像机正居高临下地“盯着”河面和周围的道路,并且总是通过网络把河流的情况反馈给河流的“河长”。
这是普陀区“智能”河道巡查模式的内容之一。用于实时监控的“电子眼”,用于精确定位的“河流长度系统应用”,以及用于无死角全方位拍摄的“无人驾驶飞行器”...今年,普陀区加大了河道巡查的覆盖面,借助科技力量巩固了“五水治理”的效果。
“包括大干河沈家门海洋生物公园区,今年普陀区将在30条河流上安装70只高清电子眼。”普陀区水利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江口涣表示,这些高清电子眼与该区的“河道管理信息系统”相连,河道主管只要坐在电脑前,就能实时看到河道信息的全景。
在70只电子眼中,20只具有固定视角,50只电子眼具有缩放和旋转功能,可以帮助河道主管更全面地了解河道。
江口涣介绍说,该系统不仅可以实时监控,还具有信息采集和视频记录功能,可以自动将河道信息存储在系统中,随时查看和调用。
“许多河流都很长,河长不能一直在河边走来走去。走私是有漏洞的。”江口涣表示,电子眼安装后,如果企业或附近居民盗窃污水或倾倒垃圾,将全程记录下来,河长会将视频提交相关部门处理。
“同时,在监控和录像中,一旦河长发现河中有问题,他可以第一时间去保护河水环境。”
如果电子眼是监控关键河段的完美工具,那么“河道长度系统应用”就是河道主管巡视河道的新武器。如今,普陀区的每一位河道主管都在手机上安装了新的应用。只要他用自己的河流首领id和密码登录这个应用程序,他就能准确定位河流首领并启动智能河流巡逻程序。
记者登录到东港景观河的河道主管的账户,实时地图就展开了。选择河流,点击屏幕底部的“开始河流巡逻”按钮。当记者移动时,地图上标示记者位置的蓝点会移动,在他经过的地方会拉出一条步行路线。
“这个应用程序可以完整地记录河中首领巡逻的整个路径,然后上传到系统中。同时,在河道巡查时,河道主管一旦发现问题,可以随时拍照上传。”
江口涣在点击app报告界面时表示,河流和河堤的清理是否到位,河底是否有明显的污泥或垃圾沉积,河水体是否有异味等,底部有照片上传选项。
“在过去,每次沿河巡逻后,河长们总是苦于没有记录。以书面形式提交问题花费的时间太长,该系统使河流巡逻过程具有可追溯性,大大提高了问题反馈的效率。”
江口涣介绍说,有了这个系统,河道上就有了无数双“监测”的眼睛,从省里到镇(街道)的相关责任单位都能看到每个河道的水质和存在的问题。
“只要河流负责人反映系统中的问题,我们的一线工作人员就会做出反应,作为第一责任人,他们会立即到位并当场处理问题。”江口涣表示,通过线上和线下的互动与合作,河流的长期清洁得到了更好的保证。
据报道,自10月初投入运行以来,该系统已记录了近300条河道巡逻信息。该系统不仅编织了一个全面的水控网络,而且还充当了一只看不见的手,时刻推动着各条河流的水控工作。
当无人驾驶飞行器(UAV)飞越空河时,安装在上面的摄像机从俯视的角度将整个水系图像传输到计算机,河流水环境完全可见。
“这是空的调查,我们开始弥补地面检查的死角,并采取双管齐下的方式全面控制水。”江口涣表示,通过航空摄影,可以实时看到河流的污染和水质变化,实现高效、定位、无盲点的信息采集,并及时进行处理。据介绍,到目前为止,普陀区已进行了35条河道的航空摄影,总长66.8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