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92字,读完约3分钟
一个地区的发展速度与该地区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精神面貌密切相关。如何摆脱干部上不去、下不去的困境,如何解决干部做不到、不想做、不敢做的问题,如何保护责任人、支持官员的人、容忍错误的人、不负责的人、惩罚违纪的人……这是城市转型过程中的必由之路。
近日,普陀区制定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干部积极参与普陀“两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同时,下发了“绩效档案”、“提高八项技能”、“容错纠错”、“能上能下”等四个专项文件,通过一套“组合拳”制度,促使全区干部主动上前,负起责任。
“绩效档案”是对干部的更全面的评估
普陀区建立了干部“绩效档案”,将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和年度考核纳入干部综合信息系统,作为酝酿干部晋升、岗位调整和选拔的重要参考。
从今年开始
区委组织部采用了“评估、干燥、分析、应用”的四步法
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干部考核体系
ⅹⅵ
为落实干部可升可降的措施,普陀区严格执行《不适合当前岗位干部岗位调整实施办法(试行)》,严肃查处和举报“不当官”的典型人物和事情。视具体情况和严重程度而定,免职、调整和调整以及降职将促进“有能力者、平庸者和低人一等者”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实施办法》还从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16种降职“红线”:政治无意识、工作无所作为、能力素质低下、作风朴实、自律不严。
普陀区也形成了“履职预警”的闭环。对全区各级单位领导班子和干部情况进行动态摸底,定期了解、分析和判断干部履职情况,对发现的新问题及时提醒、询问和诫勉。密切关注“做不到”、“不想做”、“不敢做”等突出问题,加强对干部不作为的监督,加大查处力度。
“咬紧你的耳朵”和“拉起你的袖子”来管理一个好的干部
“好的干部是‘选举出来的’和‘管理出来的’。组织部不仅是选拔干部的部门,也是咬耳朵、拉袖子的部门。”区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普陀区坚持政治、思想、作风、纪律的统一管理,通过思想上的持续关注、工作上的敲钟、生活上的提醒,使干部们自觉养成严格管理自己的良好习惯。
首先,跟踪“思维趋势”
结合大规模调查和干部上任后的回访,面对面听取了干部对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和班子及其他干部的评价意见和实际需求,及时掌握了班子的整体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一些街道党工委书记表示,如果有新的想法,他们会直接去找领导谈,有时他们只是通过微信来汇报,这让他们感觉顺畅、无障碍。今年第一季度,普陀区委组织部对363名来自委办、街道镇班子成员和基层干部进行了访谈。
[/s2/]我们还应该抓住“关键的少数”[S2/]
普陀区建立了新一届党政领导干部(人员)主要责任告知和承诺制度,加强事前防范。针对干部日常管理中发现的工作落实不到位、学习要求不严等问题,及时进行了催办、信访和诫勉,开展了“咬耳朵”、“扯袖子”的工作。修订完善《普陀区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建立以离任审计为补充的区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轮岗制度。
为了填补“空白区”,普陀区将干部调查时间延长至8小时,并要求居民区党组织对干部的社区表现进行宣传,重点关注干部是否有违章建筑、违章装修、家庭暴力和不良习惯。深入开展信访调查核实,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