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1字,读完约4分钟
一条700米长的通道的所有权引发了镇光六区和海普源之间长达十年的纠纷,这已成为两个社区居民之间的“心墙”。从2016年开始,镇光六小区的党支部和居委会将充分发挥党建的主导作用,引导居民自我治理、共同治理,最终使两个小区走出困境。
圆通道门
历史遗留问题造成居民“心墙”[S2/]
镇光刘解放社区建于1993年,户籍地址为铜川路1899弄
海普源社区海普源社区建于2000年5月,户籍地址为铜川路1897弄
这两个社区是真正的“隔壁邻居”。
当年开发商修建海浦花园时,为了便于施工和安全管理,将镇光六街的道路临时用作临时通道。因此,项目建成后,该通道成为海普源居民的主要通道,大门留在两个社区的通道中,形成了两个社区共用一个铜川路大门的局面。
居民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推倒了开发商多次修缮的围墙,使镇光六小区成为一个“开放”的社区。这两个社区的居民也有身体冲突,协调失败了很多次。失去的通道逐渐变成了一个无序的停车场,堵塞了原来的生活通道。
最令人痛心的是,铜川路1899弄一位80岁的老人突发心脏病,但由于通道堵塞,救护车被迫绕道而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很快老太太就去世了。
关于社区启动渠道自主共同治理的磋商
社区安全无保障、环境恶劣、停车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居委会干部。
2016年8月,镇光六号小区党支部和居委会启动了住宅频道自治治理协商。在被咨询的446户家庭中,绝大多数居民强烈要求对这一渠道进行管理。
就在党支部和居委会开始推进这一工作的时候,镇光六号小区的极少数居民仍然坚持通道的主权问题,不同意将海普源的车停放在通道内,这使得原本共同有序管理通道的想法再次搁浅。
多方联动研究解决方案[/s2/]
2016年12月底
地铁14号线铜川段的建设扭转了这个问题。由于地铁建设的需要,铜川路1899弄大门需要长时间关闭。因此,需要去镇光路邮局和街道事务受理中心的居民必须绕道而行,这给镇光六街的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基于倾听群众心声、观察群众感受、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共建同心家园的工作理念,镇光六居党支部和居委会召集镇光派出所、两个社区的行业委员会和物业管理等人员参加了“三位一体”会议。
为了解决镇光六街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大家达成共识:在地铁建设期间,海普源社区将临时增加一条60厘米宽的爱心和谐路,供镇光六街居民刷卡进出,待地铁建设完成后进行修复。原始外观;在两个社区之间的通道上增加机动车辆的智能大门,以防止外国社会车辆进入社区通道;通过安装智能门禁系统,可以取代原来被拆除的刘解放社区的围墙,居民可以刷卡进出,确保刘解放成为一个安全封闭的社区。
2017年8月
会议的共识得到了普陀区、真如镇街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会议于2017年8月再次召开,对建设方案进行了细化。
与此同时,振光六号小区也召开了多次三位一体的协商会议,最终形成了共管草案,并邀请律师参与了草案的修订和完善。
2018年1月15日
草案公布后,在党支部、居委会、物业、党员和居民代表的共同见证下,双方行业委员会代表举行了“多渠道共管”的签字仪式。至此,渠道所有权之争暂时搁置,和谐共治开始。
2018年3月
该频道的设备正式开通。
新建的通道门整洁美观,通道内不再出现内乱和停车现象。
如今,已经开放了十多年的镇光六街终于变成了一个封闭的社区。原来,车辆随意停靠、路面肮脏、夜间在黑暗中行走困难的通道,变成了路面清洁、车辆有序停放、路灯、监控探头和智能停车门系统的通道。环境美化了,邻里关系和谐了。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的居民都称赞它。
两个社区的居民在公共频道上谈笑风生,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