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82字,读完约2分钟
整改前,河岸边的黄土暴露了。朱琦照片
整改后,河流、步道和停车位呈现出新的面貌
在过去的春节,普陀区镇如镇海棠源社区东侧的朝阳河景观河成为了一个“新景点”。改造后,社区环境优美,停车位多,生活通道畅通,受到居民的好评。
河道重建的所有者说“不”[S2/]
真如镇街海棠源小区有420辆注册机动车。小区内只有200个停车位,剩余的200辆车停在小区东侧朝阳河边的丹巴路停车场。去年,小区停车场面临朝阳河景观河改造。由于该项目影响了80多辆停在河边的汽车,200多名社区车主“举行了一个维护自身权利的团体”,导致河流重建进程停滞不前。
停车难不仅是河道改造工程的障碍,也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如何解决它也是一个难题。海棠源党支部大胆探索“1+3+x”模式,汇集各方资源,凝聚人心,最终啃掉这块“硬骨头”。
居住区党组织坚持以党建为导向,通过联席会议发挥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的作用,分析症结,收集解决方案,达成共识,争取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同时,党组织通过支部成员和居民骨干联系一些居民,并在家里与车主沟通。
深入挖掘腾出停车位的潜力
在街道领导的协助下,居民区党组织积极争取立交桥下的空广场停车场,为居民腾出停车位。同时,参观和调查社区内部,挖掘潜力,确保受施工影响的车辆能够最大限度地疏散。
由于居住区支路狭窄,无法实现车辆的交叉,影响了应急车辆的进入。在紧急情况下,很难及时营救他们。然而,居住区绿地经常被车轮碾压,导致黄土裸露,失去了美化环境的功能。因此,居委会制定了一个改造裸露黄土的方案,不仅可以挖掘社区的停车潜力,还可以拓宽生活渠道。党支部还通过居民骨干向微信群的党员和其他群体通报了建议的解决方案,一石二鸟的计划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在街道的关注和支持下,改造工作得以迅速实施。
化解矛盾,实现双赢[/s2/]
在景观河改造工程的推进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在关键时刻,老党员在做好群众工作、减少矛盾和摩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社区已经拓宽了5条道路,增加了近50个停车位。景观河改造工程如期开工,业主提前将车辆停在疏散点放弃施工区域,小区内停车场秩序井然。
看到环境优美,停车位多,生活通道畅通,居民们纷纷称赞。
景观河道工程完成后,海棠源党支部将督促该物业采取“三证合一”和重划停车线等措施,确保社区停车资源为居民服务,杜绝社区乱管乱停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