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33字,读完约4分钟

今年,上海将正式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除了各个社区和单位的积极行动之外,该区的学校还将垃圾分类纳入校园建设,文英中心小学就是其中的一个先锋。近年来,学校通过专题课程、创新实践、环保公益,形成了“垃圾分类第一”的良好氛围,将绿色的种子播撒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普陀真如文英小学:垃圾分类小使者从这里成长

生态教育强调启蒙,培养分类的习惯

“用过的纸巾是干垃圾,剩菜是湿垃圾,玻璃瓶和废织物是可回收垃圾,废电池是有害废物。学生们清楚了吗?”在真如文英中心小学的教室里,垃圾的四种基本分类已经成为老师们反复讲解的“知识点”。在学校的走廊、教室和垃圾分类办公室,相应地设置了四种类型的垃圾桶,并张贴了海报,让学生们能够潜移默化地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普陀真如文英小学:垃圾分类小使者从这里成长

学校将垃圾分类与生态道德启蒙教育有机结合。为了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学校通过主题升旗仪式、下午会议、小组会议和主题教育指导等方式进行垃圾分类培训,并注重教师培训。教师的行为带动学生,实现校园垃圾的减量化。

普陀真如文英小学:垃圾分类小使者从这里成长

“我们希望通过启蒙阶段的生态教育,绿色环保的理念将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与此同时,我们强调“尽我所能为公众谋福利”的原则,让儿童通过力所能及的小事在环境保护方面迈出第一步该校学生发展部主任程巧燕告诉记者,早在20世纪90年代,学校就在校园内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活动,并编写了《绿色收藏365》等校本课程。现在,学校结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改革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开设了“生态六艺”课程,涉及艺术和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从“动手环保”到“动手”

普陀真如文英小学:垃圾分类小使者从这里成长

厨房废物改变肥料,废物利用带来新的想法

学校通过“回收、再利用、再利用”等一系列探索实践,深化了垃圾分类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垃圾回收和再生的价值和方法。

“垃圾回收”系列活动强调资源的“回收”。学校创新厨余堆肥实践课程,利用生态堆肥箱将新鲜厨余、蔬菜壳和下脚料加工成有机肥和液肥,使湿垃圾成为有机种植的培养基。

郑巧燕说:“厨房垃圾是每个学校的问题。扔掉是一种浪费,所以最好把它做成生态肥料,这不仅让学生学习生态知识,也成为学校贯彻绿色环保理念的一种实践。这些媒体也可用于学校的“迷你盆栽”和“一米园”种植体验活动。”

普陀真如文英小学:垃圾分类小使者从这里成长

位于校园教学楼一侧,每一个绿色的小花园都是一个“一米花园”。每年,学校组织学生种植水果和蔬菜,如辣椒、西红柿、花椰菜、卷心菜、茄子和向日葵,这些都经过精心浇水,以迎接丰硕的成果。此外,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共同培育小而美丽的“迷你盆栽”和“瓶植物”来装饰教室和办公室,创造一个温暖的环境。

普陀真如文英小学:垃圾分类小使者从这里成长

“废物利用”活动解释了“再利用”的概念,学校工艺美术协会开设了“环保造纸与再生纸艺术创作”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将废纸、果皮和蔬菜皮通过分步加工成纸浆,然后浓缩生产再生纸?""是什么样的独创性使再生纸成为一种生动的手工艺品?"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探索环保知识,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再生纸工艺品的创作也成为学校生态教育的特色展示课程。

普陀真如文英小学:垃圾分类小使者从这里成长

绿色账户获得奖励,慈善机构参与其中

除了“再利用和回收”,垃圾分类“回收”也成为学校工作中的普遍做法。学生出售“废报纸和利乐包盒子”的收入可以捐给学校的慈善基金。

20世纪90年代,真如文英中心小学成立了扶贫废品基金,作为学校慈善捐赠和学生参与公益事业的专项基金。计划生育基金的收入包括学生变废为宝的积蓄,以及学校“一米花园”慈善销售农产品的收入等。每年冬至前夕,学校联合区红十字会发起“冬日暖阳”活动,用计划生育基金的资金购买冬衣和棉被,捐给广西结对学校的孩子们。

普陀真如文英小学:垃圾分类小使者从这里成长

如今,每个学生都有一本“绿色账户”小册子,里面用“绿色收入”和“爱心支出”来记录学生收集垃圾、变废为宝的收入,以及他们对慈善捐赠活动的贡献,显示学生用环保和节能回报社会的责任感。

在新学期的开学典礼上,学校还与广西的师生进行了视频交流。广西师生感谢皇家文英中心小学师生购买冬衣的热情,皇家文英的师生也致以新年的问候和关怀。通过这个慈善机构,上海和广西的孩子之间的距离缩小了。

“学会垃圾分类,养成绿色低碳的好习惯,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就会变得更好。”正如绿色账户小册子开头的序言所述,文英中央小学的孩子们已经一点一点地将他们的环境意识付诸实践。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普陀真如文英小学:垃圾分类小使者从这里成长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49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