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44字,读完约7分钟
居委会的办公空间成了周围居民欢迎的“切入点”?最近,普陀区常征镇的26个居委会都被改造成了“邻里聚会”社区的公共客厅。在这里,居民们可以了解脚下这片土地的历史,他们可以在这个温暖的世界里开一个小型会议,放松一下。简单的自助体检;然而,居委会干部没有固定的工作岗位,“共享办公”模式颠覆了他们原有的工作方式...“高价值”硬件背后是对整个基层服务理念的颠覆。
有“首次查询接收”和“移动档案”
祥源丽都居委会办公室很容易找到:门沿的路很醒目,两个字“邻里聚会”可以看到很远。门旁的标牌清楚地显示了居委会的开放时间和服务项目——这是常征镇为所有居委会统一建设而创建的标准化门。通过“邻里聚会”的概念,我们可以建立睦邻文化,构建和谐社区。
居委会设立了“友好前台”,承担“首问接待”的职能。每天,社会工作者轮流接待居民的来访,以便立即了解居民的需求并给予答复。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刚表示,前台接待模式的改变实际上意味着对社会工作者的要求更高。每个社会工作者都必须具备“全岗位沟通”的能力,了解各行各业,才能承担住客的各种需求。
有时,当社会工作者遇到他们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他们会求助于墙上的大电子屏幕。这个由普陀区民政系统搭建的“云平台”,也是所有居住区的“标准”。该平台覆盖了各种社区信息和政策查询,还具有预约各种事务的功能,可以与文员实时互动。记者看到,在这个多功能平台上,几乎可以了解到所有最近的社区信息,这大大拓宽了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渠道。
带有浓厚行政色彩的办公室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居民“公共客厅”的各个区域。开放阅读区的蓝色沙发让人坐起来不想起来。这里有很多书,由常征镇图书馆担保。你可以随时更换新书,在这里借阅或学习;志愿者服务台由专业的常驻志愿者组成,他们每周轮班工作,在法律、劳动和卫生等各个领域提供咨询服务。还有一个专门的社区活动场所,专门为兴趣小组开展活动提供。在过去的几天里,编织班的阿姨们正在加紧编织围巾和帽子,并准备把它们送给独居的老人过冬...
这里有一堵又一堵的历史文化墙,就像居委会里建的“流动档案馆”。祥源丽都原为常征乡五村的农家书屋。1979年墙上的一组珍贵老照片再现了当时农舍的原貌。许多居民看到它时都非常兴奋:“我们住的地方以前是这样的。”
长征地区居民脚下的土地,过去的生活,已经被挖掘出来。香河家园由两个社区组成:梅川路1500弄和镇光路1433弄。梅川路1500弄原名为“常征镇灵安头二队”,因其尼姑庵和500多年的古银杏树而闻名。现在银杏树位于香河家园社区,属于受保护的古树。镇光路1433弄原名“常征镇镇光燕家龙三队”,因一座寺庙和一棵500年树龄的银杏树而闻名。现在,银杏树位于万镇路和曹安路的交叉口,属于受保护的古树。住宅区被水包围着,有两座桥。专业是蔬菜种植。
建儿小区的原址是北新泾幼儿园。1994年,上海市建筑系统职工住房合作社确立了“一边是幸福的土地,一边是百年功德”的理念,满足了从多层、小高层、高层、连体别墅到独立别墅不同人群的住房需求。先后荣获上海市规划设计优秀奖、建设部“全国住宅工程优秀住宅小区”、“四大优秀住宅小区”、全国住宅设计创新风暴金奖。
来参加活动的居民“挤出”了居委会干部的地盘?
装修后,所有的居民都被吸引住了,房子门口的居委会办公室被视为“社区公共客厅”。在这个平台上,居民可以反映紧急、悲伤、烦恼和困难的问题,在邻里和谐中相互交流,开展各种文化主题活动。
每周二早上,许多老年人排队测量血压,并告诉医疗志愿者陈美丽他们的疾病和烦恼。退休前,陈美丽是企业诊所的医生。2009年退休后,她参加了居委会的志愿活动。多年来,她坚持每周二进行血压测量和医疗咨询,不管刮风下雨,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天气。
这位80多岁的老太太经常向陈医生诉苦:她说她解放前9岁时和妹妹一起到上海当佣人。她在上海没有兄弟姐妹。现在她老了,特别想念她的家乡和亲戚,她晚上睡不着。她想得越多,就越觉得痛苦。因为睡不好,她一直头晕,血压高,心脏不舒服。陈医生从心理上给她出主意,并建议她想想自己在哪里开心。她经常来居委会看居民们跳舞,听别人唱歌剧,然后想着她四代人的运气。听到这里,老太太开心地笑了,一遍又一遍地安慰她,这样她就可以睡得好、吃得好、住得舒服了。
陈医生热情对待每一位前来咨询的人。如果她遇到其他省份的小时工、保姆和清洁工来量血压或咨询,她会耐心回答问题。她还会介绍他们到药店购买价格低廉且疗效相同的药物。有时她甚至自己掏钱给农民工买药。即使她的妻子死于重病,她也忍受着悲痛,坚持为居委会的居民量血压。她说:“做一名志愿者给我带来快乐,让我保持年轻的头脑,每天都很开心。为居民做点什么很容易。”
而且每个住宅区都会有几个活跃的“社区人才”。例如,周福发,一位罕见的擅长书法的老人,每周二志愿给居民上书法课,教授书法和生动的理论。周老伯生动而热情地解释着,而居民们则专心致志地倾听着。在他的社区书法班,年龄最大的学生90岁,最小的只有5岁。每次他在课堂上写作,他都会讲一个与书法有关的短篇故事,有时还会演奏一段音乐,这很有趣。居民们不仅欣赏他的才华,也欣赏他“先学书,后修身”的思想。
有趣的是,居民们在空有太多的活动室,但他们“占据”了居委会干部的办公桌。如今,常征镇的26个居委会都采用了“共享办公”的模式。居委会干部不再有固定的桌子和办公室,六七个人共用两三台电脑。这会影响工作效率吗?许多居民区的党支部书记告诉记者,他们就是不愿意,相反,他们可以“强迫”居委会干部走出办公室,在除了必要的电脑工作以外的其他时间进行家访,从被动接待到主动走访,从而真正了解数百种感受,解决数百种担忧。
习惯了“抢电脑”的居委会干部现在乐在其中。以北乡居民区的8名居委会干部为例,他们普遍年轻,相处融洽。钱凯,1987年出生,负责保险和调解工作。他大约有一半时间坐在办公室里,在社区里跑步。旧社区的房屋质量问题很普遍,邻里之间也有很多纠纷。他几乎每天都去居民区处理各种问题,回来后,他必须制作表格和相关的调解文件。因为钱凯的事情一般都很紧急,同事们会给他优先使用电脑,他总是利用午休时间和下班时间整理材料,以便抓紧时间。
办公方式改变后,居民见到社区警察的次数比以前多了。这是因为居委会还建立了标准化的警察办公室,警察部队深入社区,在社区上课,回答居民的问题,维护社区秩序。
常征镇社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吴晓金认为,“社区公共客厅”不仅注重硬件和软件的标准化建设,而且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了居委会职能的社区辐射。“我们建设的初衷是让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居委会的公共事务中来,而后期的运营和维护需要更多的人来参与,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相处的大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