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7字,读完约3分钟
5月19日上午8时30分,大厦志愿者杨按照约定坐在华山路枕流公寓的大厅里,居民们一个接一个下楼交纳水费。
“杨阿姨,这是我最后一次听到这样的话。”
“是的,六月初,所有的水表都安装好了,下一趟就是去自来水公司把它们收起来,然后用这些账单来支付账单,不要给我!巢里有伤口吗?”
杨熟练地收了钱,和邻居们聊了一搭没一搭的。“我也收了五六年的水费,马上就要退休了。”我不习惯去想它。”。在楼上,物业人员仍在紧张地工作,用新的水表取代居民,百年老建筑“枕流公寓”终于迎来了“水表分流收费”。
抱枕公寓位于华山路,是上海一座优秀的历史保护建筑,居住着许多文化名人,如著名越剧演员、傅全祥、王、孙道林夫妇、文艺理论家叶依群、篆刻家吴普堂等...其中最著名的是享有“金嗓子”美誉的周璇。周璇一直住在枕流公寓,直到1957年因病去世,度过了她生命的最后时光。
然而,大多数人很难想象,在繁华的华山路静安寺商业区,在“海上名楼”的光环下,枕头公寓的居民几十年来一直担心要交水费。人工收取水费需要半个多月...这个麻烦的“祸根”是90年前这栋房子建成时留下的。
原来,由于枕头流公寓建造时的结构限制,每户的水表大多是两米、三米甚至四米,整个公寓只有一个总水表被上海城头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认可..居民家中所有的小水表都是由五金店的居民购买的,它们既没有被自来水公司编码,也没有被识别。
同时,由于时间久远,公寓建成时的图纸已不复存在,因此不可能将一户拥有多块手表的家庭变成一户。因此,公寓里近70户家庭使用125个小水表。几十年来,公寓的水费一直由建筑领导和志愿者收取。
今年年初,这个存在了几十年的问题有了转机——吴·,一位收取水费的“前”志愿者,成立了华山居委会。
现年80多岁的吴直到76岁还在收水费的第一线。她非常清楚整栋楼的居民多么强烈地想要“分开水表”,并且非常担心志愿者会变老。如果没有人愿意收取水费,70个家庭的水费又如何支付呢?
华山居委会干部王连宁(音译)听后漫不经心地说:“你可以打自来水公司的供水热线962740反映一下。”因此,大家立即拨打了居委会的供水热线962740,表达了尽快“重新包装水表”的愿望。没想到,几天后,他们得到了回复。黄埔水科院曲溪站站长朱打电话来说,他要来现场考察,讨论如何处理。
大众支持项目就这样进入了快车道。很快,居民们得到了好消息。春节前一天,一直坚持“一户一表”在家抄表的自来水公司,经过实地调查后改变了说法,称为了保持“一户多表”的现状,由物业公司负责将现有的水表更换为自来水公司认可的水表,然后自来水公司派人在家抄表。收到水费单后,居民可以自己付账。居民们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
采访结束时,记者微笑着提醒大家把以前用过的水费单藏起来,将来可能捐给纪念馆和博物馆展览。居民们笑了,日常习惯从来没有想到他们会成为城市变化的见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