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86字,读完约2分钟
根据长宁区新闻:在防盗门上安装晾衣架、遮阳篷、信箱和把手...这些“小争斗”可能根本不会被列入政府的“实际项目”表中,但这些小小的改变可以让居民们每天都生活在触手可及的地方。雨天拿报纸更舒服。一楼的居民冬天有地方晒被子,回家打开楼下的门时,他们不用把手指伸进门缝里。长宁区仙霞街的居民这样说。
结合市委一号工程“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长宁区自2014年起将“家园门工程”列为区政府的一个实践项目,“自下而上”梳理社区居民反映的小事,解决他们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致力于民生的精细化服务。
姜,住在仙霞路750弄,今年80岁,住在五楼。没有地方上下楼梯,他几次差点摔倒。她向居委会反映了这一情况。这时,居民委员会正在咨询“家庭门工程”的项目,并且已经通过了居民。果然,在走廊上安装扶手的呼声并不是唯一的。扶手安装好后,居委会还会在走廊里听取反馈。“后来发现扶手上只有两个固定点不太安全,所以我们请施工单位在扶手中间加固。”富二居委会书记姚玉江说。
“住在这栋楼里的人不会不知道门顶上的小遮阳篷会带来多大的便利。”仙霞街仙儿居委会书记徐丽娜说,小遮阳篷也造成了居民和财产之间的冲突。芙蓉河路附近仙霞路一带数百户人家常年饱受困扰,因为门口没有遮阳篷,下雨时,从邮箱里拿出的报纸和信件会立即被雨水打湿。如果老人带着伞回家,手里拿着东西,一只手拿着钥匙,另一只手拿着伞,他会淋雨的。安全门上的电子门禁系统经常因为被雨淋湿而失灵。居民的声音反映在居委会中。今年,仙儿居委会“入户工程”走廊入口处将统一安装20多个遮阳篷。"在雨天,你绝对可以拿着报纸开门."居民黄老伯非常高兴。
很多做民生工作的基层干部会觉得“好事不容易做”。对此,仙霞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新华表示:“居住区有其自身的问题,从上到下确定的实际项目无法解决个人需求。“家庭之门项目”正是自下而上最受欢迎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