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70字,读完约8分钟
据《上海法治》报道:离婚前,先看一部微电影;离婚时,冷静期是傲慢情绪的“冷静期”;社会观察者的调查报告已经成为儿童“行踪”的依据...所有这些都使得离婚案中的孩子保留了更多的爱。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子女在离婚案件中的合法权益,长宁区法院将从2015年10月起将涉及未成年人的离婚案件移交少年审判庭进行特别审理。经过一年的审判经验,少年法院在普通民事离婚纠纷审判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措施,逐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少人离婚纠纷审判模式。
少年法庭的变革源于保护更多的儿童
“虽然离婚是夫妻双方的决定,但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最大。如果指导不当,很容易造成儿童个性的偏差。”对此,长宁区法院少年法官顾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他正在处理的一个案件。去年夏天,顾得到了辖区内警方的帮助。宁宁,16岁,想跳楼自杀。他希望在儿童心理工作方面有丰富经验的顾去看看宁宁的情况。经过了解,宁宁的父亲是上海人,母亲是四川人,父母早在7年前就离婚了。宁宁和她父亲住在一起,而她的母亲回到了四川。宁宁的父亲脾气暴躁,对宁宁要求严格。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虎爸”。由于她对宁宁母亲的怨恨,她父亲不允许宁宁见她母亲。母女之间的一切交流只能通过电话进行,宁宁变得越来越胆小和内向。
三年级毕业后,宁宁被一所普通高中录取了。然而,经过仅仅半年的学习,宁宁开始厌倦了学习,不想去上学。拗不过女儿,父亲只能让宁宁转到崇明的一所学校重读三年级。然而,宁宁的厌学情绪并没有改善。顾了解了宁宁以前的高中,才知道宁宁之所以厌学是因为学校欺负人。
原来,宁宁有一次不小心把一个女同学的手机撞到了水里。女孩向宁宁索要3000元。宁宁不敢告诉父亲,所以她不得不向母亲要钱。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女儿要钱,我妈妈只愿意承担1500元。由于无法筹钱,这个女孩一直威胁要欺负宁宁。她不知道如何处理,所以她太害怕去上学。
所有这一切,宁宁都没有告诉父母,宁宁的性格变得更加孤僻,她和父亲之间的差距日益加深。最后,她拒绝与他人交流,并有自杀倾向。经检查,宁宁因长期精神抑郁而患上了精神病。
顾认为宁宁是很多离婚案件中未成年子女的缩影。父母离婚后,孩子和父母也失去了正确的沟通方式,所以当遇到问题时,孩子不能正确地寻求帮助和修复情感创伤。顾说,在许多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家长的教育偏差往往是重要原因之一。父母离异是许多孩子行为偏差的诱因。因此,如何从源头上引导有行为偏差隐患的儿童成为长宁区法院少年法庭深思的问题。2015年10月,长宁区法院少年法庭受理案件的范围从仅审理少年刑事案件扩大到受理涉及未成年人的离婚案件。小额离婚案件的特别审理也成为长宁区法院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试水”。
在开庭前看一部电影,以尽量减少对儿童的伤害
离婚了,我们仍然爱你的父母,一部泪流满面的缩微胶卷,现在是离婚案件中每一方的“必修课”。通过现场解读,可以引导当事人妥善处理离婚,在离婚后抚养和探视未成年人的问题上做出理性选择,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未成年人子女的伤害。顾告诉记者,在一些离婚案件中,当事人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年纪很轻。尽管他们适应了父母的身份,但离婚后他们对各自的角色没有明确的定位。因此,离婚前做好准备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这部由长宁区法院和长宁区妇联联合制作的微电影取材于生活中的离婚案件。“看完电影后,大约60%到70%的当事人在法庭上哭了。也有一些当事人在法庭上撤回诉讼。”顾表示,即使双方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不得不离婚,看完这部电影后双方的情绪都平静下来,最终为孩子们找到了解决矛盾的最佳方式。
有一次离婚是由男人出轨引起的,女人很激动,夫妻矛盾很深。为了报复这个男人,这个女人甚至公开了她的家庭事务,并说她会以重婚罪惩罚这个男人。在公众舆论的压力下,这个人不得不辞职,双方都陷入了困境。当男女双方来到法庭时,这部微电影让双方都很生气。看到孩子们因父母离婚而受伤,爸爸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当这位坚强的母亲哭了起来,当她回到家时,她又去了高等法院看这部电影。“孩子是婚姻中最无辜的人。即使他们离婚了,他们也不能改变他们的血缘关系。在母亲将父亲推入绝望的境地后,父亲将如何对待这个孩子,孩子应该如何与父亲相处?”顾薛磊的及时调解击中了他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妈妈的态度开始软化,爸爸在调解中做出了相当大的让步。考虑到爸爸的家是一个学区,为了让他的女儿上一所好学校,虽然她的女儿和她妈妈住在一起,爸爸愿意保留她的孩子的户籍,直到她初中毕业。爸爸也表示愿意将来逐步增加抚养费,并单独协商女儿兴趣班的学习费用。
与普通案件不同,少年法庭的离婚案件更强调隐私保护。长宁区法院从今年4月开始试行未成年人离婚纠纷非公开审理制度。通过积极告知当事人非公开审理的权利和具体适用方式,未成年人离婚纠纷非公开审理的比例大大提高,可以更好地保护离婚当事人和未成年子女的隐私,减少家庭成员对案件的干扰,最大限度地避免父母离婚纠纷对未成年子女的不利影响。顾告诉记者,过去在审判中发现,这些家庭的孩子极其敏感。“有些孩子甚至去百度查阅父母的离婚法律文件。为了避免伤害孩子的心,一些家长提出希望这些文件不要上网。顾说,离婚是一个重要的决定,保密是为了尽量减少外界的干扰。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少年法庭会提醒当事人是否想私下审理。不建议儿童参加一般试验。审问完孩子后,法官们穿上便装进行询问,以防止孩子感到自卑和紧张。
冷却期给双方更多的时间来指导双方理性地处理问题
杨洋的父母都是白领。因为工作关系,我爸爸在上海工作,我妈妈在江苏工作。但最近,杨洋的母亲提出离婚,这让杨洋的父亲感到愤怒和委屈。在杨洋的父亲看来,他一心追求事业,对家庭负责。没有原则上的矛盾,双方都不愿意离婚。
激动之下,杨扬的父亲带着十多个亲戚去江苏找杨扬,并写了一本血书。看到这种情况,主审法官立即“暂停”该案,并设定了一个月的冷静期。一个月内,调解人的陪审员告诉这个男人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和女人,这提高了这个男人对法律的信任。在这样一位“家庭教师”的帮助下,杨洋的母亲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愿意给这个男人一个机会。经过“冷静期”,这个一度岌岌可危的家庭终于得到了安宁。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审理青少年离婚纠纷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设定一个冷静期,以避免冲动离婚和草率离婚,尽可能挽救濒临破裂的家庭,引导当事人更理性地处理离婚事宜,减少对未成年子女的伤害。冷却期可根据具体情况分为两类。发生激烈冲突时,不宜立即开庭,可设定一周至一个月的冷静期。让双方仔细思考,平静他们的情绪。对于不适合离婚的判决,将给予他们6个月的冷静期,判决将告诉他们如何在6个月内处理子女、财产和其他问题。
与普通离婚案件不同,父母少的离婚案件中的孩子不成熟,因此他们需要心理咨询。目前,少年法院审理未成年人离婚纠纷的三名法官均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在审判过程中,如果发现当事人有情绪问题或心理问题需要心理咨询或辅导,法官会建议当事人向心理咨询师咨询。同时,少年法庭充分利用与中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实习合作项目,根据案件的需要,安排心理学系的研究生对当事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为有需要的当事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在一个案例中,丈夫和妻子都有一个5岁的孩子,双方也开始了夺取孩子的战争。法院邀请教育学院的特级教师担任本案的陪审员,陪审员从教育的角度说服了他们。同时,法官发现家庭关系复杂,矛盾尖锐,未成年子女在审判过程中处于困境,因此在判决前委托社会工作者进行调查,判决后及时进行观察,为法官做出符合子女利益最大化的处理结果,了解未成年人权益是否得到有效保障创造了有利条件。今年,长宁区法院少年法庭开展了100多起社会关怀案件。据报道,最高法院也在试行家庭调查员制度。
(文中各方均为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