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0字,读完约4分钟
昨天(5月4日)是正式实施《关于人民法院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第一个工作日。
据了解,上海的法院已经登记了2866起案件。其中,现场立案2556件,比实施年度登记制度前平均每天受理2228件增加14.72%。281起案件因接收材料和汇编"收到的"商品名称而被登记,29起案件在网上登记。
法院增加受理案件的窗口
徐汇法院院长徐祥云说:“我们医院原来有八个立案窗口,但现在又增加了三个窗口来处理行政案件。”。同时,主管法院的院长、立案法院的副院长和行政法院的副院长均在立案的第一天来到立案窗口,对当事人进行监督指导或在窗口为当事人办理立案手续。
据了解,不仅徐汇法院,而且上海市三级法院的立案网站也千方百计地打开了更多的窗口,并采取了根据当事人的诉讼事由分类指导、特殊窗口接待等方法。使归档过程更快更方便。
昨天,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监督组在鲍建平副院长的带领下,来到上海徐汇法院和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对立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上海市高级法院党组全体成员也带领代表团到基层法院第一线备案,进行指导和协调。
民事上诉案件当场立案。
上海东皇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是徐汇法院的“常客”。他昨天来到法庭,成功地提起了三起诉讼。他感到非常满意。对于新实施的备案登记制度,周表示:“这一制度对普通公民来说更方便,因为他们不太了解程序。他们一生中可能会出庭一次。现在他们被要求对第一次访问时仍然丢失的材料进行更正。这为他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坦言,作为律师,法院出具的书面通知补充了材料,也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权利得到了保护,备案工作更加规范和规范。
上午9点30分,市民胡也来到徐汇法院。他想起诉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他要求政府依法处理他以前对室内装修的投诉。本案编为(2015)徐兴初字第74号,当场立案。
与此同时,浦东法院出示了法院以“收藏名称”登记的第一批起诉材料。原告潘女士以行政不作为起诉川沙镇政府。潘石屹的经纪人张说:“过去打这种官司很难。现在,当你听说你可以在5月1日之后立案,你可以试试看。”他说,“你赢还是输都没关系。如果你失去了它,你应该是一个教训。如果你赢了,你希望政府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严格。最重要的是把事情搞清楚,让国家的法律生效。”
申请率同比上升近15%。
据了解,浦东法院是上海受理案件最多的法院,去年受理案件超过10万件。为应对新形势和备案登记要求,医院自主开发了自助备案系统,正式推出自助备案方式。具体办法是,对于简单的民商事案件和强制执行案件,经预约和预审确认符合受理条件的,经当事人同意,可以自行登记立案。当事人登录系统后,输入案件信息,提交证据材料,打印相关诉讼法律文件,即可自行立案。据统计,昨天在医院登记的10例病例都是通过自助归档的。
《申报材料清单》是上海市第三中学根据新的登记和申报要求设计的格式化文本。例如,根据一审行政案件的不同类型,法院列出了三种类型:作为类别的行政纠纷、需要履行法律义务的行政纠纷和要求赔偿的行政纠纷。在诉讼服务中心提交起诉材料时,当事人会收到不同类型的“清单”,并根据清单上所列的所需材料逐一核对,这样当事人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起诉材料是否完整,从而使立案过程更加清晰和顺畅。
此外,上海长宁、静安、普陀、奉贤等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加强诉讼指导、志愿服务、疏通多元化纠纷解决渠道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便做好登记和归档工作。
相关阅读
人民法院实施备案登记制度改革意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