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42字,读完约4分钟
针对普通售后公房的“智能”垃圾桶和“微升级”垃圾桶在高层建筑的商品房小区推广...长宁区天山街根据本地区不同社区的特点,在垃圾桶上放置不同的“外套”,并“量身定做”差异化的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描述:翻新后的垃圾箱看起来非常整洁。魏源照片
天山街地区城市二元结构明显,商品房数量较少,多为五六十年代建成的工人新村。售后公房占大多数,超过60%的住宅被出租,这给垃圾分类带来很大压力。在“大调查”的契机下,天山街经过多次调查,最终确定了包括新安公寓、方大社区、虹桥华亭等8个社区,6100多户。到9月底,所有垃圾都被纳入定期定点分类。这些社区包括各种类型,如商品房、售后公房和军事社区。街道根据不同社区的特点,实施垃圾箱的微更新和智能化建设。
今天,记者在安顺路方达社区看到垃圾箱变脸了,志愿者在垃圾箱旁边的墙上涂鸦。萌萌的卡通人物,绚丽的色彩,还有垃圾分类的主题。方大小区党支部书记应平告诉记者,这是由一家广告公司设计的,该公司是一家社区合作建设单位,与社区居民共同完成。“经过‘微升级’,垃圾桶的‘面值’很高,赏心悦目,居民扔垃圾的时候不会再藏着鼻子。”"
描述:志愿者正在垃圾箱旁边的墙上涂鸦。魏源照片
在今天天山街举行的垃圾分类推广会上,天山街党工委书记潘岷告诉记者,该街将与社区单位和从事自然和建筑设计的凯蒂斯公司合作,建设一个由凯蒂斯设计的以售后公房为重点的“美丽天山”垃圾箱微更新项目,以“一个社区、一个项目”的方案对垃圾箱进行“粉刷和抛光”。“在首批8个社区中,虹桥华庭是一个商品房社区。我们结合长宁区“互联网+”的特点,根据社区的特点,推进“智能”垃圾桶的建设,完成居民自觉分类、自觉投递、自助扫码和自我交流的全过程。潘岷表示,街道将在有条件的商品房社区推广,同时挖掘老社区的潜力,并努力在一些老社区实施“智能化”。
在方达社区,垃圾分类是四年前的第一步。鉴于居民普遍缺乏意识,方大小区党总支召开了党员、建筑领导和物业公司会议,收集垃圾分类的“金点子”。方大社区有很多东华大学的老教授,他们对垃圾箱的设置和投放时间提出了建议。居民们的合理化建议被采纳了,每个人都觉得他们在自己的社区里有一种“存在感”。“软着陆”的宣传使居民从内心接受了这个项目,现在垃圾分类已经覆盖了社区的所有居民、租房者和社区单位。
如何真正“落地”垃圾分类?在方大小区,提出了“党员第一,垃圾分类自主‘合唱’的做法。居住区党总支带头成立了一个由110多名志愿者参加的社区环境管理小组。党员带头承包楼房和住户,帮助居民规范分类。如果住宅租户很难向前推进呢?纺织大学“求知咨询班”设立了垃圾分类班,加强对外国人子女的宣传,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带回家。居民区引入各种资源加强培训,解决了垃圾分类“不分离”的问题。去年,纺织大学总分院与市绿化市容局园林处党支部签订了建党合同,并举办知识讲座和“垃圾去了哪里”等体验活动,以提高居民的兴趣。为加强对垃圾箱定期定点投放的管理,志愿者进驻居民区进行监督指导,代码扫描仪帮助居民进行绿色积分代码扫描和日常生活用品交换。目前,社区垃圾分类率为100%,破袋交付率超过90%。
描述:志愿者介绍如何“变废为宝”。魏源照片
潘岷认为让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应该依靠居民自治的平台。当八个住宅区第一次推广时,在每个住宅区举行了几次听证会和建筑物领导会议,以便居民能够独立决定盒子的开放时间。“我们还在社区开展‘环保人才’和‘环保志愿者’的评选活动,老、中、青三代人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