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02字,读完约4分钟
没有房地产公司,没有行业委员会,也没有维修基金。徐红路971弄和975弄的社区是典型的“三无”。虽然推动垃圾分类的先天条件不足,但自去年4月垃圾分类实施以来,该社区已达到100%的居民支持率、98%的配送准确率和39%的资源回收率,成为长宁区首批通过“两定”标准的社区。
在一个普通的住宅区,对垃圾进行分类是不容易的。这个“三不”群体是如何做到的?
自我管理团队挖掘四种自主人才
作为长宁区的第一批试点街道,虹桥街最初集中在老式住宅区和商品房住宅区,但没有想到难以实施的“三无住宅区”会被抛在后面。
徐红路971巷和975巷建于20世纪80年代,共有120户居民,设施陈旧。这个社区没有物业公司,也没有负责任的主体来推动垃圾分类;没有行业委员会,也没有促进自主协商的平台;没有维修基金,也缺乏升级分类设施的资金,这是典型的“三不社区”。
社区基础薄弱,如何推进垃圾分类?“开始的时候,我们心里没有底,但是我们没有想到居民的支持率会很高。”小区党支部书记梁秀珍表示,这得益于之前奠定的组织基础。居民们觉得过去社区遇到的困难已经被党支部解决了。“所以居民信任我们,认为垃圾分类也是为社区做实事。”
虽然没有物业,也没有行业委员会,但社区很快在党建的指导下成立了自我管理小组,搭建了居民自我管理的平台,挖掘了四类自治人才。
首先是“大管家”,要发掘和协调社区人才,带头成立咨询小组,在社区实行三会制,引导居民逐步养成独立咨询社区事务的习惯。一开始,69岁的李国铭承担了责任。他不仅带头动员居民,还每天守在垃圾收集点。他可以说是社区垃圾分类的元老。李国铭的妻子也支持他。这对夫妇发掘了大量有才华的人来参加。后来,李国铭身体不好,由安徽的张玉华接任。
“小喇叭”是另一个重要角色。徐红路971巷和975巷的居民来自世界各地,生活习惯也有所不同。这些小号手成立了宣传小组,利用各种机会,如步行回家和会见邻居,宣传垃圾分类。
然后,“啄木鸟”出现了。他们是社区的监督志愿者,成立了一个寻找故障的小组,制定了自愿参与制度和定期检查制度,并现场示范和指导居民的分类方法。"大骨头扔干垃圾,小骨头扔湿垃圾."通过搜索源、视频回放等方式。,说服非标准交付行为。
更多专业的“好帮手”也被挖掘出来,居民们组成了互助小组。社区里原来的垃圾房需要重建。这些好帮手有建筑、维修和金融方面的工作经验,整个重建计划是由居民自己设计的。
这个社区有30多个租户,其中有些人一开始并不合作。他们被热情的志愿者拦住了。“你真的没时间扔了。10点以后,把分好的垃圾放在你家门口,我们会帮你投票。”几天后,这些居民也主动开始自己分发。
社区中的垃圾房包含在社区的管理中
社区自治“能人”唱主角,垃圾分类很快进入快车道。
虹桥街道协调区绿化市容局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将社区垃圾分类纳入小区管理,落实整治资金,实现列表整治和分类清运。同时,将其纳入两个网络的协调网络,配备管理人员,实现规范化管理。这种改造后的垃圾房很快成为社区的景观,以前居民回避,但现在垃圾分类的热情很高。住在垃圾房旁边一楼的居民不敢开窗。现在他们不仅打开窗户,而且还积极督促别人把垃圾分类。
“过去,总有居民质疑我们的前端垃圾是否混在后面?现在这种怀疑已经完全消除了。”梁秀珍表示,在区绿化市容局和清运单位的支持下,社区垃圾分类实现了三个对接,即干垃圾和有害废弃物与高捷清运公司对接、湿垃圾与环街清运公司对接、可回收材料与新金化公司对接。居民们称赞道:“这很好,不同公司的汽车将运输不同类型的垃圾,它们不会再被混合。"
社区还积极依托专业社会组织和社区单位的力量,配合专业社会组织“爱与爱”开展绿点交流活动,“绿色家庭主妇”的绿色教室也已进入社区。“虽然大家以前都是老熟人,但他们只是见面打招呼。参与垃圾分类后,每个人都养成了坐下来讨论所有社区事务的习惯,社区一天比一天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