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911字,读完约10分钟

昨天下午,上杭新村的居民来到垃圾桶前放了一大堆生活垃圾

上航新村的居民在扔垃圾后将被记入绿色账户

上杭新村的环保志愿者用湿垃圾和有机肥种植蔬菜

没有垃圾桶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垃圾箱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就像空的煤气和水一样,虽然不起眼,但却不会丢失。因此,近年来,当上海各区开始试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制度时,关于垃圾箱的争论频繁出现。曾经有一个社区,在实施定点垃圾投放前后,居民对居委会和物业抱怨了35次。

没了垃圾桶 “不方便”倒逼长宁居民养成好习惯

今年,上海将“逐步实施本市生活垃圾定期定点分类投放制度”写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并将于7月实施。不久前,上海市绿化市容局进一步发布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定时分类投放系统实施指引》,对基层“定时”工作方法和实施步骤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

没了垃圾桶 “不方便”倒逼长宁居民养成好习惯

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关键是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促进习惯形成。他强调,要培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全社会的每个人都应该共同努力改善生活环境,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没了垃圾桶 “不方便”倒逼长宁居民养成好习惯

可以想见,垃圾分类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新趋势,这也必然会给“垃圾问题”背后的几组关系带来变化。

人员和时间

由“固定时间”带来的习惯形成

通过减少扔垃圾的便利性和增加扔垃圾的“成本”,固定时间迫使居民形成分拣垃圾和少扔垃圾的行为习惯,这有助于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

小刘是空航空公司空的一名乘客,在长宁区成家桥街上杭新村租房。他仍然记得,当他在2017年上半年第一次搬到这里时,社区里的垃圾房经常“爆炸”,夏天总是有一股酸味。定点垃圾分类实施后,新改建的垃圾房不仅提高了“面值”,还解决了长期困扰社区的环境问题。

没了垃圾桶 “不方便”倒逼长宁居民养成好习惯

现在,该市12000个住宅区的17000多个定点垃圾箱得到了翻新,近10000个垃圾箱得到了重建。许多“小刘”深刻认识到定点分类给生活环境带来的变化。

为什么上海应该定期扔垃圾?许多基层干部表示,定期定点投放有很多好处:除了改善环境,还可以降低硬件设施的成本,减少清扫人员的工作量,使居民能够得到更准确的和点对点的垃圾分类指导,提高企业清扫和处理垃圾的规模效应和效率...

没了垃圾桶 “不方便”倒逼长宁居民养成好习惯

从许多发达国家和城市的成熟经验来看,探索定期定点投放垃圾的最大意义在于,可以利用“不便”来强制培养分拣生活垃圾的习惯。

在台北,如果人们不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等垃圾车,他们只能把垃圾放回有除臭设备的冰箱或车库。

在日本,十多种垃圾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被收集和运输。一些特殊种类的垃圾如果错过收集和运输,可能要等一周甚至一个月。长期严格的定期定点投放规则最终将引导全民自觉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这对于目前正在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上海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没了垃圾桶 “不方便”倒逼长宁居民养成好习惯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清曾经说过,“定点定时”是为了减少居民扔垃圾的便利性,增加居民扔垃圾的“交易成本”,迫使居民形成分类垃圾、少扔垃圾的行为习惯,这有利于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化。这一点已在上海各基层单位的实践中得到初步验证。

没了垃圾桶 “不方便”倒逼长宁居民养成好习惯

在崇明新村乡新邦村,村民们经过分拣后,前往指定的投递点对干湿垃圾进行分类。保洁人员或志愿者当场检查桶内垃圾,没有做好的,当场纠正;多次拒绝整顿和取消评奖资格的。实践发现,这种定点投放模式使责任明确到户,激发了农村熟人社会的内在动力,并使垃圾分类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因为它能主动纠正习惯,适应富有同情心的村民的潮流。

没了垃圾桶 “不方便”倒逼长宁居民养成好习惯

在南桥镇奉贤苏宁社区,推行定期定点垃圾分类,大大减轻了清洁工刘阿姨的工作量。除了简单的分类工作,每天产生的湿垃圾和干垃圾的数量几乎减少到原来的一半。

人和桶

退桶带来了“支付成本”的新概念[S2/]

将每个人习惯的垃圾桶放在门口,并重置统一的垃圾存放处。长宁古北国际花园350层的垃圾桶全部被搬走的第一天,物业经理的电话就响个不停。

时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困难是显而易见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垃圾桶和人之间的关系。

第一天,当21号楼楼下的垃圾桶被搬走时,马立民惊呆了。作为杨浦新江湾城市街河源一期社区的居民,从他们搬进来的那天起,已经有13组垃圾桶被放置在社区的15个门口。每次我把垃圾拿到楼下,我都会把它举起来,松开手,这很容易。没有人想过有一天他们会集体退出,人们不得不在社区门口扔垃圾。

没了垃圾桶 “不方便”倒逼长宁居民养成好习惯

毫不奇怪,大多数人会感到不舒服。在上河源一期社区,定期定点分娩的做法持续了不到三个月,然后“流产”。在此期间,居民也经历了乱扔垃圾和不知疲倦的抱怨。

这不是一个案例。不久前,该报报道称,普陀区武威东路888弄生都汇社区的居民遭遇了桶装退换货。社区实施退桶后,居委会选择了5个点作为新的垃圾处理点,但最终只能提升2个点。居民们表示支持垃圾分类,但是如果投递点安排在他们自己的大楼附近,100个人不愿意这样做。

没了垃圾桶 “不方便”倒逼长宁居民养成好习惯

对于大多数社区来说,如果他们想促进垃圾的定期定点分类和运送,他们必须首先通过“桶回收”级别。简而言之,就是把大家习惯的房子前面的垃圾桶移走,重新设置统一的垃圾存放处。去年,长宁古北国际花园350层的垃圾桶全部被拆除,地下车库增加了五个新的投放点。“在拔桶的第一天,物业经理的电话被炸毁,一些居民阻止拔桶人员离开,几天后他们开始习惯了。”虹桥街荣华小区党委书记洪升说。

没了垃圾桶 “不方便”倒逼长宁居民养成好习惯

经过定期定点投放,徐汇区田林12村有6个标准化垃圾桶进入社区。居民们觉得免费送垃圾桶是一种“福利”,垃圾桶房间变得干净整洁也是一件好事。然而,只有在临时停车点被拆除后,步行才需要几分钟,这惹恼了60多名“依赖”周围垃圾桶的居民。结果,垃圾桶被移走后,每天大约有3桶各种颜色的垃圾躺在空的地上,有些人干脆把垃圾袋扔进社区的绿化带。

没了垃圾桶 “不方便”倒逼长宁居民养成好习惯

在南桥镇奉贤苏宁荣跃社区,虽然现在看起来定期定点送餐工作进展顺利有序,但许多居民仍然无法忘记去年4月该社区突然撤桶后,有人纠缠该物业,希望将原来的垃圾桶归还。

人们害怕撤回桶吗?只是不愿意多走几步?不完全是。

社会学家布迪厄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们的习惯不是纯粹的生物行为,而是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并不是说人们不能丢掉触手可及的垃圾桶,而是人们有权利方便地丢弃垃圾。毕竟,在过去的社会环境中,“扔垃圾”是“免费的”,不需要人们花费时间和精力。目前,垃圾分类的新要求改变了人们的行为预期,很难彻底打破过去的生活垃圾处理习惯,重塑愿意为垃圾处理付费的新理念。

没了垃圾桶 “不方便”倒逼长宁居民养成好习惯

在加法和减法之间映射的治理智慧

撤回桶不是为了撤回。长宁四季景苑小区,每层增加一个垃圾桶。“添桶”是在不影响垃圾运送便利的情况下培养居民的习惯,最终顺利“撤桶”。

撤回桶的阻力很大,但定点计时的进展无法停止。在一些社区,开展了“艰苦工作”,通过大力推动和监督,居民们得以度过“痛苦时期”。

在崇明堡镇的红宝社区,1500多名居民原本依靠29组垃圾桶生活。实行定点投放后,居民必须在指定的三个集中投放点投放垃圾。社区里原来的志愿者都参与了监督,一个接一个,一个接一个,煞费苦心地劝说。此举的效果是显著的,但是,房屋委员会,房地产和其他方面的压力相当大。

没了垃圾桶 “不方便”倒逼长宁居民养成好习惯

有没有一种温和的前进方式?在虹口区香德路48弄,每天两次(早上8:30-9:00和晚上7:30-8:00)从东虹宝洁公司向香德路48弄收集干垃圾和湿垃圾,居民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其分类。但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通过老年人带头学习分类知识,引导和推动年轻人参与,有时甚至是老年人敲开年轻人的门,询问他们是否需要代他们扔垃圾,社区在良好和谐的自主氛围中实现了从扔垃圾到定点模式的自然过渡。

没了垃圾桶 “不方便”倒逼长宁居民养成好习惯

事实上,如何实施定点计时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社区本身的资源禀赋。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也没有统一的模板来解决问题。日前,闵行区宣布了“拆垃圾桶并放在一起”的时间节点,并提出最迟在今年6月底之前,将所有原有的垃圾桶拆除并合并成一个或几个垃圾放置点。这让许多居民感到“头大”。原因是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有些地区不具备撤桶并点的条件,而有些地区在提前定点计时前已经保证了分类投放的高准确率。如果所有的地区都实施撤桶和合并点,分类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此时,迫切需要根据当地情况采取更加科学的治理措施。毕竟,提桶的基本目的是促进习惯的形成。一旦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被全面切断,得不偿失。

没了垃圾桶 “不方便”倒逼长宁居民养成好习惯

在象德路48弄这样的熟人社区,“关系”可以成为打破群体习惯的突破口。只要少数核心人物被说服,新的氛围就会自然形成;在像洪堡这样的大社区,强制措施是必要的。只有依靠严格的制度和及时的监督,不断督促居民重复“正确的行动”,才能形成新的习惯。

没了垃圾桶 “不方便”倒逼长宁居民养成好习惯

在南桥镇奉贤银河荔湾社区,实行定时分类垃圾投放后,门前的垃圾桶被拆除。但是,每栋楼的酒店大堂管家都有一个新的任务——定期收集垃圾,现场教授正确的分类方法,宣传垃圾分类和定时定点运送的概念,灵活引导居民接受定时定点运送。

没了垃圾桶 “不方便”倒逼长宁居民养成好习惯

长宁虹桥街四季景苑小区,居民们起初决定不撤桶,而是“添桶”。这个社区只有287户家庭。最初,每层楼放一个桶,但现在又增加了一个桶,干垃圾和湿垃圾都有明显的标记。表面上看,这是“添桶”,但实际上,有必要培养居民的习惯,而不影响垃圾运送的便利性,最终使“倒桶”更顺利。

没了垃圾桶 “不方便”倒逼长宁居民养成好习惯

如今,在虹桥街住户相对较少的商品房小区,如世纪宏远花园、美丽华花园、金碧辉煌等,已经实施了加桶模式。此外,根据推广定点模式的经验,虹桥街还总结出了几种适应不同社区情况的模式,如针对暂时不合格者的“提桶+定时放桶”和“定时放垃圾桶”等,“每层增加分拣桶”和“跨层增加分拣桶”。

没了垃圾桶 “不方便”倒逼长宁居民养成好习惯

在撤资背后经受考验的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智慧。一项新举措的实施,如何适应当地条件和因人而异,以及如何在适当的时间利用好“适当的地点”,这些都是大学一直在问的问题。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没了垃圾桶 “不方便”倒逼长宁居民养成好习惯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41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