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74字,读完约7分钟
根据长宁区的情况,为在新时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促进学习和宣传道德模范的常态化,实现城市文明和公民文明素质的不断提高, 上半年,虹桥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启动了2018年虹桥街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优秀事迹评选活动。 经过前期各单位和居民区的积极推荐,通过街道评选委员会的预选,结合网上微信投票和线下评委会的意见,综合评选出10项“2018年虹桥街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优秀事迹”。边肖向你提供了他们的详细事迹,让我们看看!
2018年虹桥街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佳事迹
(无特定顺序)
上海老年婚礼信息服务中心(集体)
虹桥有一个“黄金公益小屋”[S2/]
2018年9月,上海市欢乐活动助老信息服务中心在上海市长宁区成功获得社会组织标准化建设aaa级。吴白有17名志愿者,17个志愿者服务队每年开展近100项活动。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接听老人服务专线,每年都接到超过180个有关居家养老咨询服务的电话。开展多种形式的为老年人服务的“公益班”和“青少年社会实践班”,不断创新和拓展为老年人服务的公益活动内容。
陈(个人)
点亮“星星之子”空[/s2/的一天]
作为上海蓝港自闭症青少年发展中心的创始人,陈同志致力于帮助和支持自闭症青少年及其家庭。利用专业知识,带领机构内其他教师研究和开发适合自闭症青少年干预的多类别、多方面的针对性课程。积极宣传自闭症的相关知识,联系企业、学校和社会志愿者团体开展自闭症整合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自闭症,了解自闭症,关爱自闭症患者。让自闭症学生参与机构的工作,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周驰(个人)
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是城市花园的守护者
周驰住在虹桥城市花园小区。曾任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上海航空空公司董事长,现为虹桥城市花园社区工业委员会副主任。退休后,周先生一直热心于社区各项公益事业。他发现社区里所有的不良现象都被及时地劝阻和教育了。他总是尽力向需要帮助的居民伸出援手。在他多年的监管下,该物业妥善维护了社区内的各种公共设施和设备,如电梯、水泵、管道、垃圾压缩机、公寓区的大型垃圾场,更换了所有的路灯和草坪灯、壁灯,翻新和铺设了儿童游乐场的地板和护栏等。周先生用实际行动换来了社会的安定团结,用真心赢得了人民的心,心中始终怀有一个共产党员“不要忘记自己的首创精神”的信念。
辐射组(集体)
奉献是生命,但也是沉重的责任
上海工人疗养院体检中心放射组有8名医务人员,这是一支敬业、友好、互助的团队。在班组长的领导下,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队中的资深医生认真负责,言传身教;团队中的年轻医生自我加压,大大提高了工作水平。面对繁重的日常任务和大量的需求,他们给自己加压,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水平。
陈丽敏(个人)
针进进出出,银针一点一点地清除顽疾
携手并进,真诚面对社区
陈丽敏,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社区好中医、长宁区社区好中医、上海市老年协会高级中医专业委员会青年分会委员。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开发了“带帽灸盒”,并获得了地区医学会“五小创新奖”。除了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外,陈医生在充分了解社区老年患者便秘的痛苦后,通过临床总结,创立了“老年功能性便秘治疗特穴”,并入选上海市特色针灸项目。陈丽敏总是以实际行动履行他的神圣职责,不计得失,默默奉献自己,温暖病人,是社区卫生的好守门人。
刘玉(个人)
会讲故事的墙
在长虹小区“品质虹桥——生活美学社区”试点项目中,刘玉主动带领单位青年党员进入长虹小区。根据“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将绿色环保和人文时尚的创作理念融入到手绘社区的环境改造中。日本人占领上海时,居民区有一个碉堡。经过多年的侵蚀和风雨,地堡严重倾斜,与周围的居住建筑不协调。然而,它是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的证据,也是对年轻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刘玉读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拜访了许多老人,得知在碉堡附近的凯旋路上曾经有一条铁路,日军为了控制这条运输线而修建了碉堡。创造力涌现出来,刘玉的团队使用3d图像设计技术在地堡旁边的墙上画出了一堵破墙。一列火车从墙外驶过,与地堡连成一个整体,于是“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的主题立刻深化了。
姜国华(个人)
“高倩”志愿者
姜国华是上海人。大学毕业后,他投身于外国国有企业,随后调任省政府机构的重要职位,并退休回上海。他很受尊敬,省政府每年都派人来上海。他是一个谦虚的人。回到上海后,他悄悄地融入了社区,成了一名普通居民。
作为社区活动室的值班管理员,他多年来一直为居民服务。值班时,老太太扭伤了他,并协助寻求治疗。下水道盖板损坏后,他临时修理了它,并敦促责任方更换它。居委会志愿者外出访问,他照顾同龄的老年志愿者,分担居委会的后顾之忧。当各种政策需要实施时,他总能起到“领导者”的作用。做好群众工作。作为一名领导干部,退休后,他没有躺在信用册上享受生活,而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将多年的群众工作经验应用于社区治理是罕见的。
徐华仁(个人)
送一朵玫瑰,留一点余香
徐华仁同志是社区99号楼的建设负责人。作为一名建筑领袖,他总是用真诚的心感染周围的人,用实际行动关心走廊里的每一个居民,从陪伴独居老人到为居民更换螺帽。他默默无闻地用他的爱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同时,他还积极加入垃圾分类志愿者的行列,坚持在垃圾箱旁站岗。同时,帮助居委会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教育和引导大家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带动广大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共创美好家园。
张荣根(个人)
成为社区中的螺丝钉
张荣根是安东居民区的居民,社区里有需要的地方都能看到他。作为大楼的负责人,在进行垃圾分类工作时,主动做好宣传、发动和通知大楼内居民的工作;他总是尽快处理诸如黑色广告和在走廊乱扔垃圾等问题。他也是社区的志愿者。他在平安志愿者、蜜蜂志愿者、垃圾分类志愿者、关志愿者队伍中随处可见,每一件小事都贯穿于他生命的每一天。作为一个老人,他不顾个人得失,发挥“螺丝钉”精神,默默奉献给社会。
张献凤(个人)
以工匠的精神服务社区
张献凤是何家角小区的一名32岁的党员。2002年退休后,在党总支的领导下,他积极参与社区文明宣传,亲手绘制自己的才华。在建街坊和先锋楼的过程中,他制作了工艺剪纸和绘画图案,并以饱满的热情展示了新时期习近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画面,进一步推进了具有何家角文化特色的文明社区和文明走廊,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增强了居民的自豪感、舒适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