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29字,读完约4分钟
位于延安西路番禺路(现长风大厦龙之梦丽晶酒店,内有嘉信城市花园),是中国第一家抗生素生产厂上海第三制药厂的旧址,被誉为中国“抗生素的摇篮”。让我们了解一下边肖青霉素本地化的艰难历程。
描述:丽晶酒店、长风大厦和嘉信城市花园
图片说明:上海第三制药厂的原貌
青霉素发展的艰难之路
上海刚解放时,民生物资短缺,特别是青霉素(原名青霉素)等战备物资,严重威胁人民生命。1950年3月,经市长陈毅批准,上海市成立了青霉素实验室,青霉素的研究工作由医学家、微生物学家佟村先生领导。
在根据该剧改编的电影《市长陈毅》中,陈毅在晚上拜访了化学家齐·杨志,其原型是童村先生。
测试人员克服了一系列困难,在车间里不知疲倦地工作。最后,第一种国产青霉素于1951年4月试制成功,并于1953年5月1日投入生产,结束了从国外进口青霉素的时代。同年,上海青霉素实验室更名为轻工业部医药工业管理局国营上海第三制药厂。
在中国第一代抗生素探索团队成立之初,只有12名成员,其中包括8名技术人员。车间占地2510平方米,主要设备——发酵罐由两个旧罐改造而成。虽然生产青霉素的发酵设备结构复杂,易感染杂菌,主要原料仍依赖进口,但实验室不断克服技术困难。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成功地用棉籽饼粉和花生饼粉替代玉米浆,设计、加工、安装了一套青霉素生产成套设备,开始了青霉素国产化的艰难曲折之路。
描述:测试人员在车间试生产抗生素
起初,上海第三制药厂的青霉素生产仍不顺利,质量问题层出不穷。此外,乳糖依赖进口的问题仍未解决。青霉素产量很低,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医疗需求。直到1956年,在捷克斯洛伐克有关科研单位的帮助下,上海第三制药厂才掌握了青霉素的微粒结晶技术。同时,卫生部中央生物制品研究所青霉素室张教授成功地用白玉米粉代替乳糖,最终使青霉素的产量大大提高。
描述:张教授
乳糖替代品的成功开发不仅取代了国际青霉素培养基配方,也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青霉素发酵产业奠定了基础。20世纪60年代以后,经过反复的价格调整,青霉素已经成为一种日常医疗用品,艰难的发展道路终于走到了尽头。
[/s2/]“抗生素的摇篮”[S2/]
当时,上海第三制药厂不仅新产品开发较早,而且产品质量高,社会效益明显。它还培训了5000多名专业人员,为全国各地输送了300多名干部和技术骨干,并在江西东风制药厂和四川制药厂建立了四环素车间,因此被称为中国的“抗生素摇篮”。
图片说明:1964年发行的特种69“化工”邮票,邮票背景是上海第三制药厂的发酵设备
上海第三制药厂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从那时起,中国不仅能够生产青霉素,而且其他抗生素也已投入生产。主要产品有盐酸四环素(两次获国家金奖)、红霉素碱、普鲁卡因青霉素(均获国家银奖)、苯唑西林钠、甲砜霉素钠(均获市优质产品奖)、硫酸新霉素和抗生素制剂。
图片说明:上海第三制药厂生产的盐酸四环素
其中,盐酸四环素于20世纪60年代初进入国际市场,被誉为一级抗生素和“中国黄”。20世纪70年代,上海第三制药厂创造了中国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成为中国规模大、技术先进、新产品开发能力强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生产基地之一。
我国主要抗生素的一些新品种,如金霉素、四环素、硫酸新霉素、土霉素、红霉素、赤霉素、灰黄霉素、制霉菌素、青霉素G、链霉素、硫胺素钠(先锋霉素1号)等。,几乎是由这家工厂试制成功的。
描述:上海新先锋制药公司
改革开放后,上海第三制药厂被改造成上海新先锋制药有限公司,实现了第二次创业。一家新工厂在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占地300多英亩。已成为以高新技术为支柱的跨世纪医药城,也是中国最大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基地,技术最先进,新产品开发能力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