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99字,读完约5分钟
当谈到白血病时,许多人会闻到它的味道。白血病也被称为血癌。中国有400万白血病患者,并且每年增加6万人。这些病人中有一半是儿童,大多数在2到7岁之间。
白血病的最佳治疗方法是骨髓移植,但骨髓移植并不容易,因为患者很难成功找到合适的匹配。即使匹配成功,一些志愿者最终会因为各种原因放弃捐赠。
在长宁,截至2019年11月底,已有180多个造血干细胞注册入库,2019年共捐献3个造血干细胞。
让我们接近这三个人并了解他们。他们是普通人,因为他们只是70万长宁人的普通成员;他们很伟大,因为他们伸出手臂,捐献造血干细胞,与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分享生活。
坚持下去,让你的梦想成真
12月16日上午9点,小何静静地躺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病房的病床上。两根透明的针,分别扎在小何的手臂两侧,一根扎出血,一根扎出血。这次献血与普通献血完全不同。提取的血液被分离器反复摇动,血液中只有一小部分干细胞被提取出来,其余的慢慢回到他的体内。红色和黄色的造血干细胞悬液通过细长的导管从体内流入血细胞分离器,提取后缓慢流入收集袋。
几个小时后,小何的造血干细胞将被注入一名从未谋面的白血病患者体内,给他带来了生命的希望。
两个多月前,小何的干细胞与一名白血病患者成功交配。陌生人之间成功匹配造血干细胞的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当他得知这个消息时,他立即给他家乡的父母打了电话。
“这是我第二次成功的比赛。当我第一次成功配对时,我还在上大学。打电话给我的父母后,我被阻止捐赠。”小何告诉记者,他这次已经工作了,决定说服父母。“拨我爸爸的电话,说这个。虽然一开始父母还是反对,但在我的坚持下,他们终于说了一句话:“你已经长大了,自己做决定吧!”
父母走后,小何才松了口气。一周前,他住进了医院。虽然注射了动员剂后他有些不适,但小何有自己的信念:“我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如果我有机会救一个人的命,我一定会背井离乡。因为生命是宝贵的,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珍惜和保护。当我们活着的时候,我们也会遇到各种挫折,需要别人伸出援手。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小何告诉记者。
希望,把它送得远远的
造血干细胞捐献是萧也一生中不可避免的选择。命运终于让他实现了母亲十多年来未完成的愿望——拯救生命。
萧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的员工。每天,当看着来看病的人,他们都会感到心里有点感动,所以他们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
萧也每年都会献血。他希望用自己微弱的力量为别人做些事情。
2018年1月,他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数据库,成为其中一员。仅仅一年后,萧也接到了一个成功的电话。"挂断电话后的第一感觉是我太幸运了。"谈到捐赠,萧也简单地说:“只要是能救人的人,我一定会救它!”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最大的阻力往往来自他们的父母,但萧也有她母亲的支持,因为萧也的母亲十多年前就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数据库,但在等待了十多年后,她终于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然而,由于萧也小时候健康状况不佳,他的父母仍然担心将来捐赠是否会影响免疫力。为了打消父母的顾虑,萧也在网上查询了信息,咨询了医院的同事,问了以前捐过钱的朋友,最终打消了父母的顾虑。
“虽然我周围还有很多人不理解我的选择,但我对自己的选择并不后悔。如果我有不同的想法,我不希望捐助者在这个时候拒绝。”萧也笑着说:“我希望把我的好运气带给另一个病人,让他早日康复!”
生活因为爱而继续
一大早,布就赶到医院接受治疗,住进了安排好的病房,并开始为几天后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做准备。
为了不影响后续工作,布先生在住院的前一天出差了。第二天凌晨一点钟,布先生几乎没有睡着。尽管有许多不适,他觉得给血液病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是值得的。
布告诉记者,自2005年以来,他一直坚持定期献血。2012年献血时,一位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工作人员告诉他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事情。经过仔细考虑,他决定把它存放起来。“当时的想法很简单,虽然可能性很小,但总有一天会有用的。”
这一天,布先生等了七年,其间他接到了几个回电,每次都坚定地回答说他愿意捐赠,并且七年没有换电话号码。今年,在成功接通匹配电话后,他回答说:“如果你需要我,我就去。”
一个简单的答案是对另一种生活最坚定的承诺。
当布先生征求家人的意见时,家人也给予了他最大的支持。当他得知对方是个孩子时,布的妻子对他说:“我们都是父母。这时,我们可以为他做点什么。动手吧!”
“我希望在接受了这种造血干细胞后,这个小病人能够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这是布先生对病人的祝福,也是一点期待。
捐赠当天,在大家的欢呼声中,布先生成功地完成了捐赠,珍贵的造血干细胞被紧急送往远方。生命的种子已经播下,只是为了生根、开花和结果。
早晨的一缕阳光透过窗帘驱散了夜晚的黑暗。对于血液病患者来说,志愿者捐赠的珍贵造血干细胞就像早晨的阳光,当阴霾散去,新的生活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