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02字,读完约9分钟
在婺源路288弄的巷子口,一个深绿色的大理石标志告诉我们,3弄是著名的三毛画家张乐平的故居。张乐平自20世纪50年代初迁居这里,到20世纪90年代初去世,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近半个世纪。
描述:张乐平故居胡同里的文物保护单位标志和“三毛画墙”
婺源路288弄长约60米,一面墙上镶嵌着14颗大理石雕,每颗上都有张乐平的三毛和四个正方形,延续时间从3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后期。另一边是黑色的竹栅栏,看起来像是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的庭院墙。
小巷的地板是长方形的带条纹的地砖。地砖两边间隔种植绿草。仰望天空的空,有许多绿叶。乍看之下,这条小巷很模糊,张乐平故居狭窄的空房间得到了更好的扩建,因为它充分利用了这条小巷。
描述:张乐平故居正面和庭院中的三毛雕塑
张乐平的故居是一栋三层楼的独栋别墅。它建于20世纪30年代,有一个100多平方米的L形花园。
在花园的西南面,有一座一人高的纯铜三毛雕塑。雕塑的原型来自《三毛漫游》中三毛“屈曲半天”的形象,由上海油画雕塑院的雕塑家杨冬柏负责雕塑。三毛的眼睛、嘴巴、瘦瘦的腿和穿新衣服的方式代表了三毛的善良、幽默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深受观众的喜爱,为他的故居增添了许多色彩。
描述:一楼展厅张乐平的前言和半身像
走进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故居的前言和张乐平的半身像。
在整个展厅设计中,对室内相关房间门的位置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提高了厨房屋顶的侧高,在狭小的空房间内合理延伸了展示路线,同时增加了展示面积,使故居拥有了四个展厅,为内容分类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第一个展厅“乐平百年”[S2/]
第一个单元是“童年灵感”。根据张乐平回忆文章创作的绘画作品有三幅,其中两幅是20世纪80年代著名画家戴敦邦的作品,另一幅是现在著名画家郑心瑶的作品。在展览的这一部分,还有张乐平的母亲年轻时缝制的一些精美的手工刺绣。张乐平的妈妈会画画和书法,她非常擅长剪纸和刺绣。张乐平受到母亲的启发,热爱绘画。
第二单元是“抗日战争画家”。
第一部分《铸笔刀与枪》:张乐平、上海的一批漫画家组成抗日救国漫画宣传队,离开上海北上抗日。展板上使用了张乐平在此期间创作的抗日漫画。
第二部分是“唤醒群众”:宣传队夜以继日地工作,并实践它,巡回和展示漫画作品到部队,城镇和村庄…
第三部分是《抗日战争到底》:国民政府下令解散抗日救亡漫画宣传队,但张乐平继续领导抗日战争前线宣传队长达一年之久。在此期间,张乐平与妻子和腰带一起创作抗日漫画,举办各种展览,编辑抗日画册,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第三个单元是“三毛之父”。
第一部分是“早期三毛”:历史文献和展板上的三毛照片证实,最早的三毛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
第二部分“三毛的成长”:抗日战争结束后,1946年,张乐平根据自己的军事经历,在家乡海盐创作了不朽的力作《三毛参军》。张乐平来到上海后,创作了连环画《三毛漫游》。随着中国几代人的成长,这两部伟大的作品已经家喻户晓。
第三部分是“三毛的新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三毛戴着红领巾,像一朵花,像一棵幼苗,在党和政府的风雨中茁壮成长。
描述:第三单元,“三毛之父”,1号大厅
第四个单元是“儿童园丁”。
第一部分是三毛游乐园,重点介绍1949年三毛生活展。宋庆龄创办“三毛游乐园”,举办“三毛生活展”,为进入上海的流浪儿童募捐。张乐平当时病了。得知三毛生活展的消息后,他立即参与组织并热情地提供了300多幅三毛的原画作为展品,同时在展会上做了30幅慈善义卖画,所得款项全部捐给了中国儿童福利协会。
展览的第二部分是张乐平去学校和少年宫帮助他们画画的照片,以及张乐平和小读者之间的通信。张乐平经常说:“当我看到孩子的时候,我的心是快乐的。和他们在一起,我忘乎所以。我没有其他技能。我只把为我的孩子服务作为为国家服务的一种手段。”2004年,张乐平将三毛的兵役制手稿捐赠给中国美术馆。2005年,张乐平将《三毛漫游》的手稿捐赠给上海美术馆,真实地反映了一位画家对祖国和社会的奉献。
描述:1号展厅第4单元“儿童园丁”
“大师漫画”在第二展厅
所有展出的都是张乐平自己的漫画。这个展厅想告诉观众的是,张乐平的漫画作品不仅聚焦三毛,而且题材广泛。由于展厅较小,从张乐平的大量漫画作品中梳理出“三毛漫画”、“抗日战争漫画”、“社会漫画”和“儿童漫画”的内容。
张乐平留下的大量抗日漫画,既描写了日军的残酷和残暴,又描写了中国军民团结一致奋起抗日的情景,令人印象深刻。
社交漫画中的一些画可以唤起我们的遐想。一幅是画于1982年的《不倒翁》,另一幅是一个中年人,手里拿着金华火腿,一手拿着四角录音机,一手拿着白酒,准备去进贡。不知道谁会致敬。
儿童动画片也占了很大一部分。精心创造和服务儿童是张乐平不懈的追求。
第三展厅,“艺术花园”
展览展示了张乐平的各种绘画作品,包括素描、年画、彩色水墨画、国画甚至民间剪纸。
这个展厅想向观众展示的是,张乐平不仅画漫画,事实上,他在很多其他绘画类型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体现出了深厚的艺术造诣。
第四展厅“朋友吸引我”[S2/]
瓷板画墙由瓷板画组成,展示了叶、、、等52位著名漫画家的三毛、张乐平作品。
这52部作品充满了漫画家的幽默、机智和智慧,也充满了漫画家的童趣和童心。站在这些漫画作品前欣赏它们,常常会让你开怀大笑,开怀大笑,然后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描述:“朋友画我”和第四展厅的结束语
二楼是张乐平的故居。
进大门的左手边,是二楼的楼梯。楼梯的左墙上有很多当年的照片,包括20张。他们都是张乐平和他的战友、同事、领导和朋友,一起绘画、谈话或参观展览。
在二楼,解说员首先把观众介绍到张乐平的工作室。工作室是方形的,面积约27平方米,其各种安排与张乐平在世时一样。感谢张乐平的妻子冯和他的孩子们。在张乐平死后的十多年里,工作室的布局一点也没有改变。冯楚银在离开前也多次照顾孩子:“生活条件艰苦,住房又拥挤,工作室必须让你父亲活着。”那时,不管是住在外面的四个孩子,还是住在旧居的另外三个孩子,他们都永远记得母亲的诚挚委托。
画室的南面有两个窗户,窗户旁边是张乐平的画桌。西墙的两个玻璃柜子里有很多古董摆件和张乐平的收藏品。东墙上的两个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和画册。北墙上挂着一幅张大千的中国画。张乐平不仅自己画画,还喜欢收藏。北墙的边缘是一个简单的沙发,咖啡桌是一个小圆桌。来参观的客人坐在这里和张乐平聊天。
描述:二楼工作室
与工作室相连的是张乐平和他妻子的卧室。卧室朝南,有一扇通向阳台的小门。阳台不小。花盆里有一些花,西方有四五个大盆景。盆景中可能有假山或小桥。东南部一棵百年老藤爬上阳台的柱子。张说,每年夏天和秋天,葡萄树仍然结许多葡萄。张还说,当他的父亲画累了,他会在阳台上揉眼睛,敲他的背,展示他的拳头和伸展他的腿,并激活他的骨头;有时,我会带一个喷壶,浇花去草,并精心安排一些花草。
卧室比工作室略小,还有室内家具、大床、厨师长、五斗橱等。都是完整而简单的。大床上挂着张乐平和他妻子1941年结婚的结婚照。
卧室的东墙上有一面队旗。为了感谢爷爷张乐平对他一贯的教育和指导,徐汇区向阳小学的学生们在儿童节那天,举着队旗走进爷爷的住处,并把它送给了他们敬爱的爷爷张。
描述:张乐平和他妻子住的主卧室
出了卧室,右边是儿童房。儿童房里也有一张餐桌,是全家人吃饭的方桌。
张乐平出生在浙江海盐,一个盛产黄酒的家乡。因此,张乐平喜欢喝酒,每餐都喝些老酒。为了真实地展现这一场景,在展览设计中,张乐平用来喝酒的小酒杯和小酒壶都特意放在了桌子上。
这间小屋也被台湾作家三毛使用。三毛是作家陈懋平的笔名。小时候,她看三毛连环画,深受感动,所以她用三毛作为自己的笔名。1989年4月,当陈懋平第一次来上海认张乐平为他的养父时,他就住在这个房间里。在房间的墙上,还有张乐平和陈懋平的照片。1991年1月,三毛逝世。张乐平知道后,后悔了。
描述:儿童房的墙上有张乐平和陈懋平的合影
在二楼的尽头,有一个总面积只有五六平方米的小房间。穿过这个小房间,有通向假的三层阁楼的楼梯。张乐平在几十年的漫画生涯中,也画了很多自画像,并把这些自画像集中在这个小房间里,不经意间增加了展览的内容,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张乐平丰富的生活。
描述:张乐平的自画像
张乐平故居位于婺源路,与复兴西路凌克故居、武康路巴金故居、淮海路宋庆龄故居交织在一起。加上贯穿其间的著名历史文化街——武康路,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影响力日益扩大,向外辐射,吸引着国内外游客驻足观赏和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