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31字,读完约8分钟

家里一楼的门开着吗?将有消息传到住宅物业;这栋楼里有人租房吗?街道和居委会也将很快知道,然后通知有关部门进行整顿;在下班时间,小区内的停车位接近饱和,保安的手机获取信息,防止外来车辆进入,确保小区内居民的停车...徐汇区天林街有一个“智能社区平台”,通过智能“大脑”和电子“朝阳阿姨”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使人工智能能够增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权能,提高工作水平。

徐汇区田林街道“智脑”管社区 AI赋能城市基层党建

徐汇区天林街是一个以大型居住社区为主的城市社区。自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1+6文件》以来,天林街道党工委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推进基层党建、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上来,努力通过信息化和科技手段打造智慧社区平台,提升社区管理水平。

徐汇区田林街道“智脑”管社区 AI赋能城市基层党建

2017年下半年,天林街智能社区项目启动,街道党工委牵头成立了智能社区联合指挥中心,今年初在10个社区推广了智能社区的应用。智能社区的主要功能是推进“三个公开、一个建设”,优化党组织的整体资源协调、闭环协同处置等。,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率。人脸识别、汽车微卡口、智能门禁、智能车库、电弧监控……目前,田林社区共有10大类近2000个神经元传感器。不同的神经元收集不同的数据,数据的相互分析、比较和整合为街道党工委全景把握辖区情况,全面解决问题,实现“1+1 >: 2”提供信息支持。

徐汇区田林街道“智脑”管社区 AI赋能城市基层党建

在天林街智能社区联合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有一个“看六路,听八方”的仿生“大脑”。耳朵、鼻子和眼睛分别代表倾听群众的声音,主动嗅出问题,主动发现问题。耳朵与12345、信访和司法等平台数据集成在一起。鼻子总结了街道网格监督,住宅网格工作站,自愿交流,微报告等。这些平台资源的整合打破了行政壁垒,实现了党组织统一领导下的跨领域、跨地区、跨层次的权力交流。今年,田林街的调查共收集了4442个项目。这些问题与徐汇区智能社区平台无缝连接。智能平台分析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特别是通过判断关键词,并自动形成“关键问题列表”。“这样,我们就能集中精力调配资金和人员,进行准确的分析,并专注于解决问题。”天林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栋梁告诉记者,过去,居民反映问题和街道积极发现问题的比例约为7:1。现在,在智能社区的智能“大脑”的帮助下,主动发现和解决的问题远远多于被动抱怨。

徐汇区田林街道“智脑”管社区 AI赋能城市基层党建

在智能小区指挥中心,指挥戴随意打开即时投诉,张女士打电话反映天林东路414弄物业管理问题。这时,指挥中心的“大脑”立即从地址、人员、类型三个纬度“匹配”了相应的信息数据:田林东路414弄居民在3个月、半年、一年内有多少投诉,如果数量相对集中,就会被推。根据张女士的来电号码,她发现自己今年有6个来电反映情况,即垃圾分类和社区管理。居委会的干部也会及时上门与她沟通,听取意见;张女士的申诉是否属于相对集中的居民类型,从矛盾的历史情况来看,街道党工委能够敏锐地了解到该地区的整体工作状况。王栋梁说:“街道党工委通过平台整合、数据整合和力量融合,实现了平台资源的整体利用和供需对接,促进了各种社会主体的整合,使各种社会力量袖手旁观化,从而‘摇摇手喊,回答者聚’。”

徐汇区田林街道“智脑”管社区 AI赋能城市基层党建

对于社区居民来说,安全感是最关心的。智能平台中“嵌入”了门禁感知、人脸感知、火灾报警等一系列设备,智能平台中集成了人员出入、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大量数据,并建立了疑似集体租房、独居老人服务、特殊管制人员异常出入等17种应用场景及相应解决方案,经系统主动判断后直接推广到相应人员。这些在传统模式下难以一次性实现的目标,已经成为天林智能社区的正常运作。人脸和车辆识别系统安装在街道试点社区的入口和出口。实际人口在数据库中备份。当陌生人进入社区时,他们会被摄像机认出并连续三天进入社区。该系统向陌生人发出预警,告知他们有新的外人进入社区。这是一条针对陌生人和陌生车辆的无形防控战线,智脑在公共安全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徐汇区田林街道“智脑”管社区 AI赋能城市基层党建

天林十二村建于1985年,是上海典型的老社区。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区设施逐渐老化,夜间通道灯光昏暗,盗窃案件频繁发生。2016年,被徐汇区综治办列为治安监管挂牌社区。十二村党支部书记赵国庆说:“在智能平台之后,十二村的居民说,社区不仅‘智能’,而且更安全。”当记者在智能社区指挥中心采访时,一声刺耳的警报声突然响起,大屏幕显示第12村53号门没有关闭。这一信息立即被推至住宅物业。10多分钟后,显示保安关了门。赵国庆告诉记者,如果门不关,物业会回复是否是人为的。“如果设备损坏,物业维修人员会上门进行维修。如果是人为的,在后台看视频的原因是什么?”赵国庆说,有一次一楼的防盗门被打开,门被绳子捆住,站台上的人多次报警。挨家挨户看,原来是一个有家庭棋牌室的家庭。几天后,城管、派出所、平安办事处等部门到门口禁止家庭下棋。

徐汇区田林街道“智脑”管社区 AI赋能城市基层党建

12个村庄对85栋建筑的所有铁门进行了升级,所有铁门都安装了实名电子门禁和人脸识别系统“双保险”,并发放了三种出入卡:永久居留卡、租赁卡和临时出入卡,有效期从一年到三个月不等。该平台可以主动识别人卡的不一致性。“一旦准入卡数量出现异常,就像连续3天、每天10次以上的准入卡一样,平台会主动推给居委会干部。”赵国庆说,我们会上门检查是否存在集体租房现象,并在人们投诉之前解决问题。对于80岁以上独居老人,如果他们连续两天不出行,将会有预警推送。“有一段时间,站台推着一位老人出去,再也没有回家。我们走到门口才知道老人住院了。”今年3月,拥有2078户、6000多名居民的天林12号村开始了一场“看得见的”改造:试图“定时投放垃圾”,85栋楼的门禁卡与居民一一绑定,让背景中谁扔垃圾一目了然。目前,12个村庄的湿垃圾数量是过去的6到7倍,90%的居民已经有意识地进行了分类。

徐汇区田林街道“智脑”管社区 AI赋能城市基层党建

在12个村中,线下自治模式被复制到在线智能系统中,原有的线下资源载体如“小区三驾马车‘交叉就业’模式”、“党员和楼领导定期咨询评议制度”和物化的小区活动区被嵌入到在线智能系统中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信息化和科技赋予社会力量,使社区警察等社区自治力量, 物业干部和党员可以与智能平台无缝连接,一键到位,功能全面。到目前为止,该平台不仅实现了社区“零案件”,而且建成了一个没有集体租房和违法建筑的社区。 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每月工作单亦维持在一位数,而一系列的社区问题,例如照顾老人、非汽车管理及乱张贴黑色广告等,亦得到有效改善。

徐汇区田林街道“智脑”管社区 AI赋能城市基层党建

基层党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区委是“一线指挥部”,街道党工委是“领导者”,社区党组织是“战斗堡垒”,每一个社会自治力量都是一面“旗帜”。天林智慧社区建设体现了“打头阵、打堡垒、打旗帜”的三级联动领导作用,街道党工委履行直接责任,住宅党组织履行具体责任,住宅共建单位和社区自治力量履行自愿义务。通过大型数据库,实现三级信息互联互通。例如,住宅区一旦发生火灾报警等紧急情况,智能系统会第一时间发现并做出响应,及时实施计划,并自动向三级负责人的手机发送短信进行处理,一键式推送和一键式响应。各种需求情景对应于多方建设资源,打破行政从属壁垒,通过组织纽带将驻地单位的党建力量联系起来,并通过数据研究和判断加以展示。

徐汇区田林街道“智脑”管社区 AI赋能城市基层党建

艾赋予城市基层党建权力,提高社区治理和精细化水平。今年,天林街“群租”等顽症投诉数量同比下降76%,所有完成智能设施布局的社区都没有群租和违法建设。今年1月至8月,街道警讯类别的“110万”警务人员人数较去年同期减少27.2%,而盗窃及爆窃案件则分别较去年同期减少24.1%及14.3%。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徐汇区田林街道“智脑”管社区 AI赋能城市基层党建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34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