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01字,读完约5分钟
徐汇区田林街田林12村是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和“智能公安”建设的试点社区。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居住环境的外观、质量和治安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自去年3月28日起,这个试点“专业户”又有了另一项任务——垃圾分类试点社区。
经过一年的努力,田林十二村的生活垃圾分类结果令人印象深刻——2078户居民中有6000多人,其中约95%被自觉分类,约90%被定期投入垃圾分类,构成了社区精细化治理的最后一块“短板”。“生活垃圾的分类确实很难改变居民的生活习惯,但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社区基础很好,剩下的5%和10%,我们有信心一点点克服它。负责社区垃圾分类的田林十二村党支部书记赵国庆说。
垃圾分类元素在社区中随处可见
走进天林十二村,我看到主干道宽阔整洁,公共绿地青翠,门前停放的车辆井然有序,健身中心的老人和年轻人都很舒适...这个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老社区“美丽而有技巧”。正是因为其良好的基础,才被成功选为徐汇区首批垃圾分类试点社区。
前两个试点项目是民生福利,而新的垃圾分类试点项目无论如何都像一个“烫手山芋”——一开始,阻力和障碍都不小。许多居民觉得分类垃圾是多余的:太烦人了。多少年的习惯可以改变?周围的社区还没有开始分类。我为什么要分开他们?我没有拆散别人。为什么?疑虑不断被听到,甚至有人故意扔来扔去。
田林的12个村庄配备了足够的人力开始“跨栏”。居委会、物业和行业委员会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并下定决心共同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一是广泛宣传,在社区草坪上插入生动有趣的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栏,在车库外墙上绘制分类海报和建议,在电子显示屏上传播分类内容,在宣传栏上张贴分类常识。群众团体、党员、建筑领导和居民代表的一切活动都要宣传垃圾分类。学生的冬夏活动是用大手牵着手学习垃圾分类的主题。天林街道网格化中心副主任、绿化市容管理办公室主任刘说:“这里有一种很浓的氛围,你可以经常看到和听到垃圾分类。”
40多名志愿者和社区所有居委会干部每天轮流观察社区内的6个垃圾隔间,每点两人宣传、指导、监督、指导居民提前分类垃圾并进行分类;在职社区党员在周末值班。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热还是冷,志愿者们都必须去工作并坚持到现在。
志愿者很有耐心,住院医生习惯于“两定”分娩
在垃圾分类开始前,天林十二村将对六个垃圾隔间逐一进行改造,合理设置内部空室,提升外部环境,张贴分类知识标志、标语和各种提示。新的翅膀是全封闭的,不仅美观,而且减少了异味。每天,从6: 30到10: 00和从17: 30到20: 30,所有四种类型的垃圾窗口都是打开的,居民定期定期将它们分类丢弃,过期的垃圾隔间将被锁定。
“两套”分娩很容易管理,但许多住院医生起初很难适应。因此,志愿者和居民委员会干部也将在非释放期间坚守岗位。“我第一次遇到居民在垃圾运送时间以外扔垃圾,我们先接受了,但我们必须反复提醒和宣传‘两个决定’。一般来说,一两次之后,居民就会记住时间。”赵国庆说志愿者非常有耐心,居民们也慢慢习惯了。杜先生是一位居民,有一次在不送货的时候,他去楼里扔垃圾。志愿者帮他把它扔进去,并提醒他按照“两个决定”来放;第二次之后,他又见到了志愿者。他带着垃圾回家,没有等对方说话。“志愿者这么严肃,我没有理由和别人争论。”
在垃圾房管理方面,田林十二村也花了很多心思。分类开始后不久,社区走廊的出入卡增加了一个新功能——它可以定期刷机翼的所有交付端口;不仅如此,接入卡与绿色账户相连,当湿垃圾出口打开时,账户可以直接贷记。多用卡,平台互联,智能高效管理。
不断探索和改进各种措施
在过去的一年里,社区治理“优秀学生”田林十二村一直在努力改进。“居委会干部在垃圾房前面。行业委员会和物业多次要求居民见面和询问,都是为了听取意见。居民们提出了许多想法。”赵国庆介绍说,为了方便居民在雨天打伞,在垃圾房前安装了遮阳篷;一些白领需要在早上打破包包放入湿垃圾后吃早餐去上班,所以他们在侧翼配备了感应洗手液和洗手液。
为了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这个出售后的旧住宅区的公房还在每个垃圾房安装了两个摄像头,并在每个湿垃圾投放窗口安装了一个小型摄像头,记录湿垃圾的分类投放行为和分类质量。“背景可以追溯到源头,而且可以在不定期的送货中发现——被发现是如此尴尬,每个人都非常有意识。”赵国庆表示,徐汇区的垃圾车也将监测分类质量,如果不合格,将向社会反馈。到目前为止,田林十二村的分类质量还不错,没有收到预警。杨阿姨是社区第六垃圾房的清洁工,在这里工作了18年。据她观察,在过去的一年里,越来越少的居民在非“定时”时间扔垃圾,大多数居民非常配合家庭分类和定期送货。“社区环境很好,每个人都很开心,其他社区的人也会来参观。”
据报道,田林十二村的房屋占用率约为30%,仍有许多上班族晚归,容易错过送货时间;下一步,社区将会想出更多的方法来为他们的分类交付扫清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