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6字,读完约4分钟

描述:4月8日晚,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舞台上,吕其明(右)与陆在易(左)合奏留声机,为期21天的第36届上海春季国际音乐节拉开帷幕。(记者叶摄)

五十四年前,管弦乐序曲《红旗颂》在第六届上海之春首演,并传遍全国。半个多世纪后,今年春天定稿的《红旗颂》音乐在第36届上海春季国际音乐节开幕式上飘扬。4月8日晚,89岁的《红旗颂》作者吕其明和作曲家陆在易走进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摇动留声机,完成了开机仪式。随着“我的祖国和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音乐会”拉开本届音乐节的帷幕,历史记录的经典旋律再次在观众心中流淌。

上海之春:《红旗颂》乐声飘扬徐汇上空

不断改进,让《红旗颂》更加精彩

描述:4月8日晚,廖昌勇(左三)、宋微(左一)、方琼(左二)一起登台,与江苏演艺集团“爱情之旅”合唱团一起演唱了《我和我的祖国》。(记者叶摄)

“我是上海春季国际音乐节的倡导者、参与者和受益者。我把我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真情融入了红旗的每一个音符。这部作品在《上海之春》的舞台上首演,得到了贺绿汀、丁善德、孟波、黄炜的信任、鼓励和推动。”演出前,吕其明激动地说。

上海之春:《红旗颂》乐声飘扬徐汇上空

管弦乐序曲《红旗颂》、《长征交响曲》第一乐章、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歌曲《给党唱一首民歌》、《我和我的祖国》等。,是从“上海之春”阶段推出的。4月8日晚,在著名指挥家陈燮阳、上海交响乐团、江苏演艺集团的指挥下,在全体观众的掌声中,归来的音乐中少先队员的歌曲《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响亮响亮,寓意着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党的光荣事业有了接班人。

上海之春:《红旗颂》乐声飘扬徐汇上空

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于1965年首演,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开国大典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动人场景。“54年过去了,群众还是很喜欢这首管弦乐序曲,这让我很感动,促使我下定决心要把作品做得更好。”吕其明告诉记者,在他35岁写《红旗颂》的时候,他的技术还不成熟,没有能力“做出最后的决定”。第一稿花了七天时间。最初,他心中对作品的主题和形式有很多计划,最后选择了一个相对可行的。他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热泪盈眶地写下了《红旗颂》。

上海之春:《红旗颂》乐声飘扬徐汇上空

也许是因为音乐、灵感和激情来自当时的一个星期,《红旗颂》是如此激动人心。然而,作曲家仍想不断改进,所以吕其明多年来一直在不知疲倦地修改这部作品的细节。今年春天,《红旗颂》的最新定稿包含了30到40个变化,包括许多小节的音符和作品的整体和谐。“这一次,我对自己说:不变!“红旗”的产生可以说是一个句号。”昨晚,世界首演的《红旗颂》的最终版本,加强了国歌的旋律,将作品的情绪推向了高潮。唱完一首歌,观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上海之春:《红旗颂》乐声飘扬徐汇上空

[/s2/]“上海之春”见证了无数新人和新作品的诞生

陆在易说,在“上海之春”的舞台上,朱践耳、吕其明等艺术家的许多作品首演,对上海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廖昌勇于1993年首次出现在“上海之春”的舞台上。当时,他演唱了陆在易创作的《中国,我可爱的妈妈》。26年后,我又在这个舞台上演唱了《中国,我可爱的母亲》,这让廖昌勇感慨万千:“上海国际音乐节见证了无数新人和新作品的诞生,包括我在内的众多音乐从业者从此扬帆起航。”

上海之春:《红旗颂》乐声飘扬徐汇上空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离。”4月8日晚,廖昌勇、宋微和方琼演唱了《我的国家和我》。宋微说:“这首歌我唱了几百遍,又唱了一遍,献给新中国70岁生日,这让我更加激动。”在演唱会现场,舞台内外有许多感人肺腑的“合唱”场景,观众们自发地与表演者们一起唱出发自内心、血脉相连的歌曲——悠扬的音符飞向空申城的夜晚,传递着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希望。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上海之春:《红旗颂》乐声飘扬徐汇上空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33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