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2字,读完约3分钟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比如走进校园、社区、军营和特殊人群...近年来,我们尝试了各种方法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长桥:江南丝竹传承活动
徐家汇:曲艺是每个人都唱的
自2018年6月以来,我们的非遗传遗产有了一个新的起点:社区中的非遗产。
华晶:三个纺车的经验
渐康:皮影戏教学
目前,我区所有13个街道和城镇每月都签一次合同,所有的继承人都在社区文化中心继承。
田萍:儿童绕口令培训班
倾斜的土壤:杨的太极历程
2019年1月,2018年全市“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结交流会在徐汇举行。
2019年1月,市总结交流会议现场
林峰街:剪纸传承团队
凌云社区学校:“古造纸”体验基地
在2019年新的非遗产培训中,我们邀请了上海市非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原市文化广播电视局非遗产司司长杨庆红向我们讲解“非遗产在社区中”以及传承人的责任和义务,并与我们探讨当前如何深化非遗产保护。
龙华隆幼儿园:龙华民歌学习基地
红梅草开发区:模仿体验
5月22日下午2点,我们在徐汇区图书馆聚一聚,听听专家的讲解。
湖南:上海漫画遗产馆
演讲者介绍
杨庆红
2009年10月至2019年2月,任上海市文化广电总局公共文化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主任(2018年11月,机构改革调整为文化旅游局)。
在近十年的任职期间,他认真贯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精神,积极践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方针和工作原则,认真履行政府职能,搭建平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主持制定《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上海市传统工艺振兴规划》、《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开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备案项目;通过文化遗产日促进城市的非遗产社会宣传;策划并举办“国际(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组织开展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评价和资助;开展非遗留校园试点工作;率先推动上海高校参与文化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培训项目”;规划和拍摄非传统动画电影;在媒体上开一个专栏,“和你在一起”;组织实施系统工程“非遗留社区三年行动计划”;策划并组织《上海别出心裁》的编写。
[讲座介绍]
“在”社区和“在”社区之间只有一个词的区别,但“在”社区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采取了更深入、更系统、更规范、更可持续的保护措施。“存在”是指调动政府、社区和传承人的积极性,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非遗产项目保护单位不仅组织演出、展览、教学、体验等活动进入社区进行宣传、教育和推广,还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基础、有保障、有响应的措施,帮助传承人将非遗产项目扎根社区,共同营造“社区非遗产”的人文生态。
漕河泾:中国制扣技能转移基地
田林:漆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