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16字,读完约5分钟
今年的“3.5”雷锋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COVID-19发生肺炎疫情期间,无数志愿者奔赴第一线,在不同岗位上为防疫工作做出贡献。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每个志愿者都是一个活生生的雷锋,默默奉献,温暖他人。
为了更好地展示志愿者的风采,弘扬新时期的雷锋精神,2020年3月5日,静安区文明办和区志愿者协会举办了“光影志愿者”活动,学习雷锋在新时期的文明实践,主题是“并肩抗击疫情,志愿同行”。
3月5日,区文明办和区志愿者协会在温明静安和上海静安微信公众账号上发布了小程序,展示了志愿者的风采,弘扬了志愿者精神,引领了志愿者时尚,展示了志愿者服务的精彩瞬间,表扬了静安志愿者,在镜头中分享了“新雷锋”,推进了防疫志愿者服务。在活动发布的当天,市民们积极参与,获得了近20万次点击。
在网上,静安的志愿者们在各个角落忙碌着,保障着上海的正常运转。
白人士兵“兼职”指导防疫工作
为了帮助该地区建筑企业安全复工,静安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白兵“兼职”担任社区志愿者,与政府机构、工商、街道干部一起深入该地区建筑,指导企业做好复工后的卫生防疫工作,落实各项防疫要点。
“您好,请让员工扫描该二维码,并按照此步骤填写在线流量信息。”“日常健康观察、员工个人防护、健康消毒指导、健康教育以及发热人员的急救都在此纸上。您还可以关注我们医院的公开号码,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白人志愿者一天重复这个对话数百次。一个接一个,它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运行,有时你甚至不能照顾饮食和饮用水,只是为了引导更多的企业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在线人员转移,科普宣传和消毒卫生工作。
在参观大厦的过程中,身着白衣的志愿者蒋婉倩发现,虽然大部分复工企业都做了消毒工作,但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消毒呢?如何消毒?许多企业仍然困惑不解。为此,她制定了一份消毒登记表,指导企业和物业的清洁人员如何正确混合浓缩消毒液,如何对公共区域和办公区域进行消毒,以及每天的消毒次数,告诉他们要准确消毒,以确保办公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一对一”服务,在聋人诊所为聋人提供
在疫情下,各大医疗机构压力很大,但各种志愿服务并没有“缩水”。市北医院聋儿门诊在疫情下对有特殊困难的人给予了特殊照顾,给了患者一个大拇指。
69岁的听障人士刘(音)因咳嗽和哮喘,带着焦虑来到市北医院聋人诊所。他怀疑自己可能感染了COVID-19肺炎,因为他的体温是在家测量的,是37.1℃。主治医师杨玉红在手语翻译的帮助下,经过详细的咨询和检查,告诉他诊断结果是“陈旧性慢性支气管炎”。在“谈话”的过程中,细心的杨医生发现病人仍有“顾忌”,于是他特地邀请呼吸专家与刘先生商量,耐心地给他全面的解释,解除了他的疑虑,终于放开了刘先生久违的心。
据了解,市北医院领导经过慎重考虑,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只要聋人有需求,我们会尽一切可能满足他们,但我们必须严格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以避免交叉感染。医院社会工作部立即联系了“静安最美志愿者”和聋人手语翻译王俊杰,询问他是否愿意在特殊时期到医院做志愿者。接到电话的王俊杰回答说:“我非常愿意。”"
2月11日,假期过后,市北医院的聋人诊所照常开业。医院专门安排了附近科室的医生为听力受损者提供治疗。专业手语翻译和医疗志愿者为听力受损者提供一对一的服务。从排队登记到接受报告和支付药费,医疗志愿者来回跑腿,以减少病人在医院的活动范围。同一天,我接待了四个在网上预约的听障人士。
志愿服务保护居民的健康和安宁
在社区里,志愿者也活跃在各个地方。
3月4日,曹家渡街志愿者主动展示身份,乘车到各居民区向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发送防疫物资,表达衷心感谢和慰问;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开展公益活动,帮助管理疫情,该地区的护理企业积极参与,为疫情期间坚守岗位的社区安全大师提供免费理发服务。
记者了解到,自疫情爆发以来,曹家渡街的志愿者们不畏艰难,挺身而出,进行了“逆行”。其中,有街道、街道干部、物业员工、社区居民和企业员工。他们守卫社区,测量他们的体温。他们在门岗进行呼叫和巡逻,向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发送货物,公布口罩预约登记流程,并向居民核对和发放登记预约号码。他们用爱来对抗流行病。
彭浦新村的绝大多数年轻人也穿上了橙色的志愿背心,体现了闪亮的“活力橙”,“逆行”走在基层防疫的第一线,用青春的力量践行着时代的责任。
7:30在社区门口值班;9:30组织快递;10点钟,将快递和新鲜蔬菜送到偏远地区的居民家中;午饭后,花时间准备下午的工作。14点开始打电话;15:30,去门口给预约登记和购买口罩的居民送口罩;19:30,我又开始值班了...这是闻喜路935弄的住宅区。王元,一个年轻的志愿者,从面对日出到带着一点点星光回家抗击流行病,都在他的岗位上。
越来越多的90后和90后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他们共同弘扬了新时期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社会奉献,为人民服务,共同战胜了疫情,迎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