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46字,读完约7分钟
“三层楼”改造后/晨报记者祁刚
“三层楼”的旧貌拍摄于2011年。/周林
老闸北的标志性建筑“三层楼”被重新展示。
这栋旧楼位于静安区宇通路,靠近横峰路。它建于20世纪30年代,在8月13日的日本轰炸中幸存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建筑日益恶化。随着城市的发展,它曾经计划被拆除,但现在它终于保留了保护性卸载的形式。
据悉,竣工房屋是正在建设中的苏州河洲际中心的一部分,将作为商品房使用,预计2018年9月投入使用。
我曾经非常自豪能住在这里
从道路宽阔、交通繁忙的恒丰路拐进幽静的于路,一眼就能看到“三层楼”。今天,它仍然有三层楼高,长长的身躯躺在宇通路上。外壁是均匀的浅灰色。沿着街道有十多扇深红色的玻璃门。第二层和第三层装有玻璃窗户和相同颜色的木框。三楼的每个窗户前面都有一个凸形的长方形阳台。在西首层门框的牌匾上,三个黑色楷体字“思安里”清晰可见,两侧点缀着盛开的石菊。
老上海历史文化爱好者周林(音译)曾住在“三层楼”附近。听说“三层楼”已经进行了保护性卸载后,他再次来到这里。周林说:“过去,门牌下的门洞可以通向四安里的两层石库门建筑,但现在它是密封的。”其他细节几乎相同。“这栋三层的平顶建筑装饰着花纹,四周是高层建筑,这是非常古老的上海风格。周林感叹道:“过去,周围都是棚户区,现在环境‘高’。"
周林从小就住在“三层楼”附近,对它很熟悉。“这是老赵北的一个具有高端色彩的地标。”过去,沿街“三层楼”的底层都有商店。周林跟着大人进了拥挤的菜市场,带着中草药的苦味去了药店。然而,他印象最深的是在毕业照的魏群照相馆,一所中学。照片中,他穿着一件笔直的白衬衫。“那时候,照片都是黑白的,颜色极其罕见。闸北七中有一个漂亮的姐姐叫阿旺。她用两把大辫子梳拍了一张侧面的彩色照片,并把它放在沿街的窗户里。因为她住在思安里,所以被称为“三层一花”。”1975年的暑假,周林第一次走进了三层楼同学的家。与七拐八弯的棚户区小胡同相比,四面“三层楼”就像一座正在缩小的城市。由于房间的隔音效果,大楼非常安静。在20世纪60年代,每个国庆节,住在楼上的学生可以在他们的窗户边欣赏人民公园的烟火。
前一段时间,在“三层楼”上长大的钟伯伯也看到了它的新风格。“从‘斯’安立‘号房向左,第三道门就是我的家。老闸北人认为住在“三层楼”里很自豪,他们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才能买得起“三层楼”。钟伯伯的爷爷在四川路邮局工作的时候,买了两栋前楼,一栋后楼,两个顶楼和一个灶房。这里的生活氛围与外面不同。小时候,钟伯伯只在四安里的院子里和孩子们玩游戏。后来,他被马路对面的一所特殊足球学校——共和中学录取,并和住在附近、足球踢得很好的学生一起踢球。2007年,这群球迷在退休后组建了一支名为“三层楼”的球队,钟伯伯就是其中之一。
人文价值远远大于建筑价值
“三层楼”原本是四安里的一部分,是一种新型的里弄建筑,可以保存下来。周林和钟伯伯都深感惊讶和惊喜。钟伯伯说:“十多年来,有两句谚语在老居民中流传。一个是拆除,另一个是希望保留它,因为它见证了老闸北的历史。”据史料记载,“三层楼”曾是闸北西南唯一的三层楼。1937年“八·一三”事变期间,四安里及其周围地区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被日本战争烧毁。恒丰路和宇通路沿线的“三层楼”顶部也遭到破坏,但房屋框架仍然存在。战后,“三层楼”逐渐恢复,用作住宅和商店,成为该地区最高的建筑。由于难民在周围的废墟上盖起新的窝棚,居民再次聚集,“三层楼”成为附近地区的习惯地名,这里的居民区也被称为“三层楼居住区”,但“四安里”的真实名称却被忽略了。
据有关部门介绍,2004年,闸北区政协委员吴大器在有居民居住的情况下,从爱国主义教育的角度提出了保护“三层楼”的建议。议员的意见已引起政府的关注,但要保护一幢旧楼却很困难,因为这需要大量的财政资源和精力。此外,专家对“三层楼”的评估结果也不容乐观。
2013年,“三层楼”内的居民被拆迁,其所属的长安西片区被保留为苏河湾地区的储备用地。“三层楼”能否保存以及如何保护仍是一个问题。最终的结果让老居民非常高兴。参与“三层楼”保护全过程的静安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钱伟告诉记者,与同时期的上海同类型建筑相比,“三层楼”的典型性和精美装饰不够理想,艺术价值不够高。然而,考虑到它的人文价值远远大于其建筑价值,政府决定保留它并大规模修复受损部分。
建筑的高度、宽度和方向与原来的一致
保护的决定已经做出,但如何保护呢?大范围修复可行吗?
一座可以修理的房子必须有坚固的基本结构。然而,在2014年,在居民搬迁后,记者曾参观过"三层楼",它看起来像一个垂死的老人。整栋楼只剩下一个框架,而且有很多损坏。许多门、窗和玻璃都不见了,大片剥落的墙壁和墙壁上的腐蚀和发霉痕迹。留在墙上的塑料布和绷带在风中飘动。街上楷书“思安里”黑字完整,但左右刻的菊花图案损坏,只留下一个在右边。
当年,有关部门对其进行了科学测绘,并邀请文物保护专家进行鉴定。人们发现,只有中等质量的混合砖墙用于建筑,而不是透明砖墙。走进大楼,二楼和三楼都不见了,踩上去很危险。屋顶瓦片残缺不全,留下的门窗木框架已经腐烂,而且不是所有的都是原装的。专家最初认为整个建筑是一个相对坚固的混凝土框架结构,但它是一个普通的砖木混合结构。由于砂浆粘结砖的风化,砖与砖之间有松动。大楼两侧的山墙有点扭曲,朝北的阳台摇摇欲坠,甚至有倒塌的危险。这样的“三层楼”已经是一个不稳定的危险建筑。
如果我们想保留它并再利用它,大修理的方案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更换所有的内部结构以确保房子的安全。相关部门和文化保护专家组频繁聚集开会讨论,决定改为保护性卸载。整个项目花了两年多时间才完成。负责工程设计的文化安全专家卓表示,设计方案要求建筑的高度、宽度、朝向和外观与原貌保持一致,建筑的瓷砖、门窗都是按照原貌用更坚固的材料制成的。为了保存建筑的古老气息,施工方首先拆除了四安里的整个牌匾,然后在房子的框架结构重建后将其放回原处。有缺陷的菊花装饰已经被重新雕刻和修复。
原闸北革命史料陈列馆馆长马友炯告诉记者,“三层楼”最初只是闸北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登记点,2017年6月被宣布为静安区文物保护建筑。这座“三层楼”房子的原貌是“L”形,从宇通路转向恒丰路。现在剩下的是沿着边缘通道的一段。匾上写着“四安里”是在房子的最西端,但它的位置原来是在宇通路的一排房子的中间。无法核实西区何时被拆除。恒丰路以东的房子在1987年被拆除,当时上海火车站正在修建,恒丰路正在翻新和拓宽。
在“三个故事”重新出现在老住户间流传的丰富通道后,也掀起了一股怀旧的热潮。静安区文化局副局长张忠说:“从‘三层楼’的曲折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公众对保护古建筑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在过去,人们认为拆除旧房子和建造新建筑意味着现代化。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理解的发展,特别是文化自信心的增强,保护旧建筑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共识,人们在谈论旧建筑时不得不动动感情。但是,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仍然有必要保持合理性,平衡经济、文化、安全等因素来考虑问题,使“残存”的建筑既保留原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又具有新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