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2字,读完约5分钟

“二建一建”取消后,静安区建设管理委员会的党政班子紧紧围绕静安区委、静安区政府中心,带领全委会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积极行动,努力把静安建设成为国际化程度更高、综合竞争力更强、市民幸福感更强的城市。旧城改造、河道整治、重大项目推进……在工作中,他们一步一步努力,不断创新,克服困难,在打造中心城市新标杆、上海发展新亮点的火热事业中留下了许多难忘的瞬间。

静安区建管委在新时代体现城市管理新作为

关注人们因征用而耗尽土地的"速度加快"

旧区改造是最受群众欢迎的民生工程,也是最难做的群众工作。“旧的改革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这是静安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对老居民的承诺,也是对他们自身工作的要求。

为此,静安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党工委书记周,结合自己长期在旧区改造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带领同事们提炼出“体制+技术+作风+服务”的工作创新措施,并在工作中凝聚了各方面力量,调动了居委会的积极性。干部的工作热情,引进律师、退休法官、调解员等第三方力量,做好反对拆迁、家庭矛盾等工作,使所有基地的拆迁计划公开透明地呈现给所有被拆迁人。

静安区建管委在新时代体现城市管理新作为

为了贴近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静安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党政班子全体成员长期驻扎在老改革基地的第一线。两年多来,周坚持每天晚上和周末去老改革基地视察,并与老改革工作人员一起奋战在工作的第一线。充满感情和苦涩的群众工作,换来了一个又一个的收藏记录,焕然一新——北横通道(静安段)房管农收藏基地17天居民签约率和27天搬迁率达到100%,成为全市第一。零裁决、零强制拆迁的大中型地块;作为全市新旧改革政策试点项目,北站新城和南北通道二期征地项目也取得了巨大胜利,其中北站新城第二轮协商签约率超过99%,南北通道二期也在短时间内实现了100%签约的目标。近两年来,静安区受益于旧体制改革的居民数量一直位居上海中心城市前列,得到了市、区领导和居民的一致肯定。

静安区建管委在新时代体现城市管理新作为

克服困难让静安河更清澈更绿

河道综合整治是2017年全市重点工作之一,静安区建设管理委员会承担静安区河道主管机关在整治工作中的日常工作。

为了完成河道整治任务,静安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党政班子成员深入多条河流进行了现状调查,创新性地制定了“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和河道长度制度方案。周带领由静安区政协委员参加的啄木鸟小组,对该地区的所有河流进行了检查,并抓到了“贫困者”,然后向静安区河流研究所及相关街道和城镇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督促他们进行治理。

静安区建管委在新时代体现城市管理新作为

这是静安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去年为促进东交井土地渗透而打的一场硬仗。为拆除东角井等区域河道沿线各类建筑物,开辟所有河道岸线,区建设管理委员会牵头街道、城管执法局等部门,对东角井河沿线违法建筑和企业进行了精心布局,共同开展清退、整治和退地等工作。共拆除违章建筑约2万平方米,400多名违章居民退休。其中,临汾泵站是最难啃的骨头,静安区建设管理委员会积极与排水公司沟通协商,制定了创新的静安特色企业土地补贴政策,既保证了渗透,又满足了泵站的维护需求。最后,去年3月底,东街景和场中路与宝山区交界处的10米海岸线被完全穿透。

静安区建管委在新时代体现城市管理新作为

由于在河道整治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作为上海中心城市的代表,静安区河道主管机关接受了水利部对上海市河道主管制度的监督,并得到了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同时,夏昌浦河在评选全市最美河流中荣获“最美河流景观”奖。

专注于创新,帮助优化业务环境

为了全面、快速掌握静安区重大工程的建设情况,静安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利用大数据、监控探头等科技手段实时掌握施工进度和质量,在区域施工现场逐步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静安区建设管理委员会成员深入项目第一线,迅速跟进,主动指导和督促开发商,积极协调解决困难。

静安区建管委在新时代体现城市管理新作为

去年11月,静安区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李震带领各大中心工作人员对项目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多次与市规划审查中心对接,得到了市政部门的支持,最大限度地简化了规划审查和备案流程,做好了项目服务工作。最终,在一个月内,公司实现了明确的目标,理顺了责任,挖掘了潜力,全力以赴,重点推进了静安寺广场、金融街c1、D、78号、市北轻工大厦等七个项目的启动。特别是涉及民生的重大项目——京郊学院附属学校,静安区建设管理委员会会同审批部门,再造了初步审批流程,为重大项目的审批开辟了绿色通道,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初步审批流程。最终,京郊学院附属学校项目如期启动。收集国际项目耗时9个月,已成为提高重大项目行政审批效率的典型案例。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静安区建管委在新时代体现城市管理新作为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28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