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1字,读完约3分钟

东方记者博克林。据网站10月24日报道,拥有110万常住人口的静安区自上海开始新一轮生活垃圾分类以来,一直在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工作。

东方。记者从静安区绿化市容局了解到,经过7年的努力,静安区已有37万户以上的家庭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占97%以上,绿化户数已覆盖33万户以上。居民区、食物农场和餐饮单位产生的湿垃圾从2011年的44.52吨增加到现在的212吨(年均),湿垃圾和干垃圾分类已取得初步成效。

静安年内将推生活垃圾分类清运信息化监管机制

老式社区将建立一个畅通的“绿萝卜”空回收渠道

共和新路1700弄有2000多户和7000多名居民。这是一个大规模的开放社区,老年和密集的住宅。去年,以社区综合治理改造为契机,以街道为龙头,拆迁了两栋房屋,并结合干湿垃圾分类指导、绿色账户信用交换服务和两个网络的协同试点工作,建成了绿色莲花环保空房。

静安年内将推生活垃圾分类清运信息化监管机制

罗路环保空室作为综合枢纽服务站,不仅是区域的衔接点,也是宣传、引导和服务的辐射点。随后,绿萝环保空房在枝江西路街和天目西路街进行了复制和推广,并升级创建了“绿萝2.0智能版”,通过创建全智能垃圾桶方便居民放置垃圾和扫描点。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掌握居民的高峰运送时间和运送垃圾的种类和数量,为各类垃圾收集运输的频率、时间和路线规划提供参考,为推广定点运送打下坚实基础。

静安年内将推生活垃圾分类清运信息化监管机制

静安区还创建了一批具有不同特色的优秀示范住宅区。例如,在伯阳社区,通过形成行业委员会、居委会和基层党委“三位一体”的推广模式,在过去的7年中,社区分类工作得到了规范,生活垃圾在4个独立分类的基础上被细分为11个类别,分类投放参与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湿垃圾分类准确率达到90%以上。在友和社区,通过建立社区环保示范中心,社区卫生的死角得到了振兴,水桶从地板上被移走。湿垃圾分类率约为35%,日平均绿色账户活动率为76%。

静安年内将推生活垃圾分类清运信息化监管机制

信息化是指规范拆迁行为,形成全过程监督机制

近两年来,通过漂亮街区的建设,静安区80%的垃圾箱进行了干湿分类改造,各类网点实现了标准化,增加了水池、照明等设施设备。

今年,静安区的3200个垃圾箱标志都按照最新标准进行了更新。从5月份开始,南京西路和上海火车站南广场的垃圾箱进行了可回收垃圾和干垃圾的分类和精细化收集运输试验,并从8月份开始在全区推广。此外,200多辆干式垃圾车、27辆湿式垃圾车和5辆有害废物收集运输车辆均贴有专用车辆标识或涂有专用颜色。

静安年内将推生活垃圾分类清运信息化监管机制

据报道,今年静安区计划为湿式垃圾收运车辆安装车载称重、计量和监控设备,并开发垃圾收运双向监控管理系统。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收运人员与居委会、收运单位、监管部门各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进一步规范运输行为,形成分类运输全过程信息监管机制。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静安年内将推生活垃圾分类清运信息化监管机制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26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