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968字,读完约17分钟
张爱华,1958年4月出生。曾任上海第一服装厂厂长助理、党支部书记、上海服装公司团委书记、副部级工会主席、原静安区计委副主任。2005年1月至2009年2月,任静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2009年2月至2015年11月,任原静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委书记、区文化局局长。它是静安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参与者。
口头:张爱华
访谈:马延佩、郭晓静、范剑英、常海山
整理:范剑英、常海山
时间:2018年7月10日
2005年1月,我从静安区发改委调到静安区委宣传部文明办。我担任静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静安区文明办主任,参与了静安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在这项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最终还是圆满完成了。这次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很高兴能够参与并做出贡献。
创造之路是艰难的
“全国文明城市”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准。在普通人眼里,“文明城市”可能只指干净整洁的环境,但它不是。根据文件中的规范性声明,“全国文明城区”是指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较高,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的城区。这是一个综合荣誉称号,反映了城市的整体文明与和谐。对于这一荣誉称号,静安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并于1996年提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规划。经过不懈的努力,它在2008年成功创建,这显然是一条不平坦的道路。我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是为了一个称号,更是为了提升静安区在全市乃至全国的综合竞争力,真正实现区域的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
静安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以静安寺命名,静安寺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寺庙。作为上海国际大都市的中心,原静安区占地7.62平方公里。然而,尽管麻雀很小很完整,但它是中西文化聚集和融合的地方。静安具有先天的区位优势和人文优势,静安区独特的文化积淀也成为申请“全国文明城市”的基础。然而,在这座百年古城的中心,有摩天大楼、高档住宅和广场,还有老式的小巷和破旧的房屋。由于历史原因,新旧交织,发展不平衡。一些缺点限制了静安的发展。首先,发展不平衡。梅陇镇广场、中信泰富、恒隆广场等一批标志性建筑与1.8万个厕所、16万平方米的二级旧建筑并存,客观上制约了城市布局的优化发展。第二,人口密集且流动。人口是多样化的,每天有310,000和100,000的登记人口白领去工作,导致大量的交通流量。第三,地区老龄化严重。整个地区老龄化程度很高。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整个地区总人口的26%,有43,000名弱势群体。第四,存在潜在的隐患。静安位于上海市中心,是由南向北的交通枢纽,是各种不稳定因素的潜在易发区。在土地稀缺的地区有许多小商贩,如果一些无执照的商贩被取缔,很容易引起冲突。不同群体的生活习惯、行为和兴趣大相径庭,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第五,发展潜力薄弱。静安土地资源稀缺,主要发展以建筑经济为载体的现代服务业,导致与中心地区竞争同质化,发展潜力有限。类似的问题有很多种,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难解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面对这些困难,历届静安区委、区政府都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成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绊脚石。作为一个区域共同体,静安必须找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逐步走向一个强大的开发区。关键是要创造一流的综合环境,包括静安的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只有综合环境水平提高,才能获得科学发展的先发优势和比较优势。对我们来说,任仲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非常困难和压力。但是,我们并没有把创作工作当作一种负担,而是把它作为促进静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难得机遇,把工作作风从“要我做”转变为“我想做”,不断突破瓶颈,全力以赴向前推进。
总的来说,从1996年到2008年的12年间,静安区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攀登三个阶段。
初始阶段:1996-2000年。1996年12月,五届八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创建文明城市的目标,成为全市首批提出创建目标的中心城市之一。2000年,静安区成为上海第一个文明城市。作为初始阶段,主要任务是把基础工作做好,从点到点。从“文明家庭”到“文明施工队”、“文明社区”到“文明城区”、“从文明岗位(窗口)”、“文明班组(部门)”、“文明单位”到“文明行业”,形成了两条主要的“创造链”,带动了工作的全面推进,逐步形成了“结对帮困”的局面,这些具体工作得到了有效开展,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大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如果没有这些作品作为前期准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可能只是空·孔的口号。显然,现阶段的工作非常重要。
发展阶段:2001年至2006年。由于前期工作稳步推进,2002年底,静安区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市”称号,这是一项相当大的成绩。2005年,静安区在全市总得分中名列第三,其成绩在许多城区中名列前茅。现阶段的创作工作主要从两条“创作链”发展到三条,即“从文明地铁站”、“文明候车站”、“文明交通路口”、“文明公园”、“文明示范标志区”到“文明公共场所”。“创建链”形成了“回执”、“诚信档案”、“社区学校”和“公民访视团”,其中,由静安发起的“社区学校”被中宣部领导誉为“社区精神文明创建”,而“公民访视团”的工作经验被中央文明办列入“精神文明创新工作100例”,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央文明办对我们工作的强烈肯定。
攀登阶段:2007-2008。2007年1月,静安区第八次党代会按照“高起点、外向、国际化”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建设国际化静安、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战略目标,也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要求充分调动了我们的工作热情,把我们的热情推向了高潮。2008年4月,静安区委、区政府果断抓住“迎奥运、迎世博、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大好机遇,大胆创新体制,在静安区设立了全国文明城市检查指挥部,又称“三迎”指挥部。时任区委书记的龚德清被任命为总指挥。当时,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江耀忠,区政协主席刘晓明担任副司令。时任区委副书记的郑建林担任常务副司令员。这样就明确了任务,调动了各方的努力,提供了每项工作的骨干。全区全民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伟大运动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全体人民参加了视察活动
“全国文明城市”的评价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检查方法多样,体现了求真务实的态度。评价体系分为“基本指标”和“特征指标”两部分。其中,基本指标反映了创作的基本情况,共有7个评价项目、30个评价内容和404个评价标准。基本指标还设置了六个详细的评价内容,分别对西部、中部和东部城市进行了评价。检查方法有六种:听取汇报、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网络调查、实地调查和整体观察。其中,实地访问有三种方式:一是现实生活(情感)模拟验证,即拨打法律服务热线和维权举报电话;二是实地考察,即去社区查阅相关工作记录;三是现场观察,即根据现场观察的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到现场调查现场,现场观察后打分。位于上海的静安区应该参照东部城市的最高标准进行评估,难度可想而知。
我们没有从困难中退缩,而是面对困难,克服各种困难,找到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加强组织领导是当务之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小事。任务很多,加强组织领导非常重要,2010年世博会即将迎来,这是对我们工作的一大考验。我们建立了一个总部,习惯上叫做“三问候”总部。5月12日,静安区召开精神文明建设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我清楚地记得动员大会是在下午2点举行的。官员、居委会、静安居民代表等。所有人都参加了,最普通人的力量被调动起来。动员大会结束后,大家都认识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困难重重,必须与区域发展紧密结合,与全地区的努力相结合。
以区内四大团队领导为核心的“三问候”总部高度重视,有序部署。总部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召开了四次例会,以明确针对发现问题的纠正措施。在关键时刻和高温时期,区内四队领导进行了现场视察和慰问,指导“三问候”工作。区委常委多次听取了“三个问候”办公室的工作汇报,并做了部署。为了更好地协调工作,总部还成立了五个欢迎视察工作组:材料审查组、问卷调查组、实地调查组、宣传组和社会动员组。五个工作组多次召开协调会,对相关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在迎接检查的冲刺阶段,现场调查组和社会动员小组共同组建了一线指挥部,坚持24小时轮流值班,每天晚上定期召开指挥部会议,保持信息畅通。
此外,为了更好地形成合力,静安区各委、局、街道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按照“谁抱孩子”的要求,在不同层次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例如,地区文学和历史博物馆成立了一个人力资源旅游团,在社区进行志愿旅游;区旅游局将宣传材料发送给该地区的酒店和旅行社;区司法局组织了一次专门的文化演出,向社会进行法律宣传;根据静安“袖珍区”的特点,区绿化部门精心装扮了城市景观...此外,公安、工商、文化、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城管、街道等部门也联合开展了环境整治、卫生执法、文化市场整治等工作。Airlines/きだ上海华山医院、华东医院、邮电医院、儿童医院
再者,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关键是普通老百姓的广泛参与。为做好宣传工作,我局文明办先后制定了《迎奥运、迎世博、迎全国文明城市检查工作方案》、《上海市静安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分析报告》,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开展立体、全方位的宣传活动,积极营造浓厚的舆论环境氛围,提高广大居民的知晓率和文明意识。我们在主要景观路段和施工现场墙壁上制作了大规模的喷绘广告,在小区门户网站上设立了“文明创建热点话题”,设立了论坛,在公交移动电视和地铁站播放了文明创建宣传片,向居民发放了问卷,制作了22种不同功能的宣传资料,发放了40多万份宣传资料。积极配合相关电信公司向在静安生活和工作的市民发送40多万条包含文明创造内容的手机短信。根据农民工集中的特点,制作了5000份精美易懂的宣传册,并以简洁明了的句子和生动的漫画介绍了静安的“三问候”工作。此外,各社区街道除了利用板报、公告牌等阵地在居民区进行宣传外,还制作了包含文明创造、公民道德、家庭美德和奥林匹克知识内容的宣传广告牌,统一布置在居民区绿化带和辖区内重点路段。鉴于辖区内许多建筑和社区单位的特点,向每个社区单位、建筑企业和两个新组织分发了公开信,向社区居民分发了致居民朋友的信,倡导文明应从身边做起。区级媒体《静安时报》开设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栏,全面报道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消息和动向,区有线电视中心的成立深刻反映了创建内容。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在解放日报、文汇报、上海新闻频道等市级主流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力度,以增强全市干部群众对我区创建的理解和支持。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还以志愿者的文明传播活动为载体,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组织政府干部到社区工作,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同时,倾听各方声音,以开放的态度开展创作工作。检查开始时,我们邀请了30多个城市的有关部门召开了全国文明城市区域协商会议,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发动了“啄木鸟”等社会力量走访各区、街道的市民群体,每天数次捕捉静安街头巷尾的“六乱”现象,拍照并提出整改意见。还有另外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文明人的花朵”。如前所述,静安文明有三条创作链条,其中公共场所的创作难度较大。当时的评估标准是行人过马路时要走过街线,的士不能随意停车载客,巴士站要排队上车等。但是,这种人流动性大,很难把宣传教育工作覆盖到位。因此,在高峰时间,穿着标志性马甲的志愿者手持一束康乃馨,站在道路的拐角处。当他们看到马路对面的行人经过时,绿灯亮了,他们会欢迎并送一朵花来鼓励他们。例如,当红灯亮着过马路时,他们会上前给文明提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效果非常好。另一个是“当树叶飘到半个空".时抓住它们”这是建安时期卫生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静安的环境保护确实得到了改善。除了“行人可以坐在南京西路的地板上”和“人扫真主四次八次”等实际做法外,还建议地面上不应有一张纸屑,即使树叶落下,也不应落到地上。这种工作状态真的很感人。在检查的最后一刻,清洁工、城管队员、公安交警、园林工人、街道干部和市民参观团在静安的大街小巷忙碌着。可以说,静安广大干部群众的巨大热情,使静安的创作真正涉及到了全民。
荣誉称号是在静安[/s2/]
所有工作完成后,我们将准备好接受上级领导的检查。2008年7月下旬,市文明委组织全国文明城市评估小组访问静安,对静安区的创建进行了全面评估。首先,在问卷调查方面,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从我区五条街道中随机抽取了600户居民。被调查居民积极配合,详细完成了问卷调查工作,真实反映了普通人的态度。7月22日,检查组同志观看了文明宣传片及相关专题片,听取了静安区关于建设全国文明城市的汇报,认真审阅了材料,并详细询问了有关部门的具体工作。总的来说,检查组肯定了我区提供的材料。之后,根据工作流程,现场调查开始。7月23日实地考察期间,检查组对全区主要道路、主要交通路口、公交枢纽、主要商业街、集贸市场、窗口行业和居住区进行了检查。这些基础设施的状况可以更好地反映我们工作的实际情况。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在各单位的配合和全体市民的密切配合下,静安市得到了市文明委和检查组的高度评价,顺利通过了市文明委的检查,并提交给中央文明办参与了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
获得参与“全国文明城市”的资格并不意味着它可以被评价。毕竟,全国许多城市也在开展创作工作,谁做得更好将由中央检查组进行评估。9月中下旬,决战终于到来,静安迎来了中央文明办检查组的最后检查。这是静安建国以来第一次被中央文明办评估,我们也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9月16日,中央文明办检查组开始秘密检查静安市的环境。22日上午,他正式进入我区接受检查。23日上午,我听取了汇报,四个小组的领导参加了汇报会。龚德清书记全面汇报了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下午,检查组前往静安寺社区、雕塑公园、中信泰富、恒隆广场、静安寺等。这些都是静安区的特色景点和主要商业区,也是上海的主干道,因此受到高度重视。从22日至24日连续三个晚上,检查组对我区五条街道21个社区的603户居民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同时,检查组还对我区的创作材料进行了全面的审查。从2008年12月28日到2009年1月2日,中央文明委员会对全国文明城市进行了宣传,由静安市成功通过。1月20日,中央文明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时任区委书记的龚德清代表静安区参加了会议,并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奖章。时任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杭春芳陪同我们到了北京。
事实上,表彰大会当天上午的预备会议是“下台”,只有龚德清书记才能进入会场。当他回来时,他向我们传达了会议的精神,并告诉了我们一些有趣的事情。贺等局级以上领导在中央文明办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练习走路,排练了五遍才通过,可见这次表彰大会的分量。尽管工作很辛苦,龚书记的心情还是很好。毕竟,他是代表静安区人民去领奖的,这个奖是由静安区人民获得的。
静安人民太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荣誉了!我们都很高兴赢得这个荣誉。告诉大家一些细节:在返回上海前夕,留在上海的副书记郑建林打电话给我们,告诉我们国内四支队的领导和“三问候”指挥部的同志将在机场见面,并在机场合影。可见他也很兴奋,要求大家一起留下一张珍贵的照片,这也体现了对大家努力工作的肯定。我们在机场遇到的人留下了一张以飞机为背景的28人的大合影,他们面前有一面标志性的横幅:“祝贺上海市静安区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的光荣称号。”整个地区为此欢欣鼓舞!在2009年和2012年,在中央文明办对所有获此荣誉称号的城市进行的秘密调查、评估和复审中,静安区两次以总分获得全国第一名!全国文明城市的成功建立确实给静安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真实的:城市面貌和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长期困扰我们地区的"顽疾"得到了纠正,一些违章建筑被拆除;行政效率和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一些有效的管理机制得到巩固和完善,城市管理快速反应能力得到锻炼,社会动员能力进一步增强;公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文明礼貌和良好生活习惯逐步形成。但最可贵的是,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静安精神!这种精神包括顾全大局、团结协作、追求卓越、追求完美、迎难而上、勇于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它是上海城市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静安历史发展的文化积淀,是静安广大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称号充分肯定了静安城市建设的成就,这是静安人民不懈努力的结果。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这个荣誉称号只是对静安过去工作的肯定,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完美的。新规划出台后,这两个区将“拆二建一”,新静安区面积为37.37平方公里。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也有更高的追求,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像静安的每个人一样,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努力工作。把静安建设得更好,共享文明成果,是我们一贯的夙愿。没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了!我们感到痛苦和疲惫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