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39字,读完约5分钟
共和新路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任务,构建系统规划、上下沟通的网格化党建体系,深化区域互联和互动互补,以垃圾“小革命”检验基层“大治理”,推进“垃圾革命”模式创新,不断提升以党建引领城市治理的水平。
一、背景和原因
自2016年以来,在垃圾减量和干湿分类前期,共和新路街道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为社区垃圾分类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如今,面对新时期的任务,如果仅仅依靠《条例》等强制性行政手段,将违背构建和谐社区的初衷,不利于构建“熟人社会”。因此,如何在社区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已经成为党建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的重要考验。
二。实践和经验
突出领导作用,帮助解决难题。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形成了“街道镇总网格-片区网格-居住区网格-支部网格”的四级网格工作结构,突出了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作用,将党员骨干、建筑领导、党员志愿者、物业公司、行业委员会和驻地单位党员纳入网格。以“做绿色先锋,创造美好家园”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以多种形式在社区内集中开展。“冯工作室”的四位“老主人”作为小区的网格化领导,通过党员发起了一个以“如何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论坛,带动了小区党组织与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一起集思广益,集思广益。讨论和分享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如“高层建筑拆桶”问题,以及“复制粘贴”联合建筑帮助解决问题的成功做法
扩大宣传覆盖面的区域联合行动。党工委书记牵头成立了垃圾分类减量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整合社区管理处、园林所、社会组织爱芬环保等专业力量,根据各社区的实际情况,研究定制“一个社区,一个方案”,实现分类指导,对症下药。社区管理办公室组织687名社区志愿者分期分批接受培训,以明确政策任务,提高家庭宣传工作的有效性。同时,积极动员企事业单位的参与,凝聚区域资源,帮助社区治理。例如,中山北路小学在社区党校开设了“垃圾分类提示”义嘉讲堂;成发集团将闲置的垃圾隔间借给居民区使用;贺聪物业增加了未交付的袋子、水龙头等。在居民区的垃圾场。为进一步拓宽辐射面,社区党建办公室和绿化市容办公室在全社区开展了垃圾分类在线知识竞赛,以娱乐性和娱乐性的形式向广大党员灌输垃圾分类理念,累计有近600人回答了3300多个问题,营造了浓厚的学习和宣传氛围。
加强跟踪和实施,确保长期成功。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每个地区都面临着不同的困惑和困难。不同的人群结构、硬件设施和地理位置会影响垃圾分类的推广。垃圾分类工作组定期走访,召开现场协商会议,由党组织书记牵头,推动居委会、物业、行业委员会“三驾马车”发挥实际作用,实现垃圾分类“一区一促”。同时,垃圾分类工作将纳入基层党建工作基层党组织书记责任制名单,与居委会年终考核直接挂钩,进一步落实工作职责。制定《共和新路街道垃圾分类评价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建立长效问责机制。围绕“整改”环节,成立微信工作组,定期以图形形式报告检查情况,并跟踪检查直至整改完成。工作小组定期讨论和解决难题,加强顶层设计,不断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推动社区“垃圾分类新风尚”的发展。
三。有效性和响应
党员带头成为“标杆”。建立党员联系到户机制,充分发挥“小单位治理”在电网中的优势。例如,在高层住宅区的拆桶工作中,谭家桥路80弄党支部作为建筑队的骨干党员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一些将垃圾袋扔进附近走廊的居民,他们开展了“转袋破案”活动,上门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和说服,并以实际行动感动周围的居民,显示了“一员一旗”的作用,实现了标杆领先、居民互相督促的良性循环。
外援有助于发扬“工匠”精神。面对垃圾分类问题,许多“外国援助”成为社区治理的“助推器”。例如,金豪嘉园物业的一名党员看到社区干部在工作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麻烦,自发地发明了垃圾分类套装:破包、牙齿和分类挂钩,使居民不用担心搬包时弄脏手,解决了条件限制问题。热心的行动给垃圾分类工作带来了便利,并引导更多的居民积极参与。
志愿者团队成为“岗位先锋”。在党建工作的指导下,许多强大的志愿者队伍逐渐形成,成为推动社区工作的重要力量。例如,罗山居民的“绿色伙伴”志愿者团队,一个个化身为“职业玩家”,发扬钉子户精神,自发形成巡逻机制,促进居民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在爱芬环保专业指导的帮助下,我们将开展相关团队活动,不断凝聚社区共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
四。讨论和评论[/s2/]
社区工作是围绕“人”的工作,在街道上开展垃圾分类等中心工作,用党建+破解难题为社区治理的开端。一是通过网格化党建,实现“街道-居住区-建筑群体(党员)-居民”的无缝衔接,形成“上有党委下有舆论”的治理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运行。二是党建工作带动群众,凝聚人心,解决“人”的问题,形成“党员带头,居民互相促进”的“社区”治理模式。三是深入挖掘,整合区域党建、群体资源和创新治理理念等。,以缓解社区资源不足的问题,并为垃圾分类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