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90字,读完约1分钟
描述:在没有厕所的时代,市民上厕所是这样的场景
石门二路社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华超回忆说:小时候,每天早上5点左右,他都能听到阿姨在窗外大喊大叫,这表明每个家庭都打扫过厕所。那时,他会立即跑下楼,把干净的厕所带回家。
住在横峰区的居民回忆说,在那些日子里,他们每天早上都要带着厕所出门。粪坑被一个沉重的铁盖子盖住了,祖父和祖母在往里面倒粪便之前必须用铁丝把盖子掀开。对于老年人来说,日复一日地倒厕所有点乏味,这与外人想象中的那种优雅的老房子的生活相去甚远。
近年来,中心城市一直在探索多种实施路径,解决居民如厕难的问题,主要是基于“一平米如厕”项目。以静安区为例,根据区房管局的统计,在该区的繁华地段,有3318户人家进行了“带厕所”改造。去年,共有1502户家庭安装了现代化卫生设施,完成改造的家庭占45.3%,其余家庭到2020年底基本解决。
正是这个小小的“一平米厕所”工程,给了很多街道一线干部一种新的感觉:“装厕所几乎可以体验生活的跌宕起伏”;“20多年的社区工作告诉我,有一个原则从未改变。只要把实际的东西真正放入人民的心中,人民就不会给你一张“回程票”...
虽然这个过程很困难,但所有这些努力都是值得的。在采访中,许多居民起初出于各种原因反对安装厕所,但在感受到厕所的便利后,他们很快改变了态度,并积极动员邻居——妥善安置小厕所相当于真正改善了民生。
(照片: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