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76字,读完约5分钟
9月19日上午9时50分,58岁的王来根在爱人宋晓梅的陪同下,来到芦潮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拍了一部电影,检查他为什么胸闷;晚上5点,李女士带着一个发烧的孩子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方医院就诊...
医疗资源是否完备,是一个地区宜居性的重要指标,而医疗条件是否良好,对居住在香港附近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离开中心城市,如果我得了重病,我该怎么办?
现在,临港既有甲等医院,又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着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在海边定居的人更加“有把握”。
小医院就在门口
王来根和他的妻子住在海辉长风花园,步行到位于漕河路280号的芦潮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约600米远。
在这个崭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看病的人不多。注册、咨询、拍摄...很快就会完成。宋晓梅说,这个中心很方便,经常用来配药。
芦草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一个分中心、三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两个村卫生所组成,设有全科、中医、康复治疗、计划免疫、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和计划生育指导、口腔保健、健康教育等部门。,为辖区内社区居民提供“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
该中心主任黄告诉记者,去年10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至新址,建筑面积从1800平方米增加到13200平方米,床位数从10张增加到90张。
对于定居在港口的居民来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升级极大地改善了在家看病的条件,特别是小病和慢性病的诊断和治疗。
63岁的李长胜患有高血压,所以她经常需要一些药物。“健康服务中心就像一个小医院门口的房子。已经很近了,没有必要排队。”李长胜对此类医疗服务非常满意。
“大医院”专家资源集
黄告诉记者,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每天的咨询量约为400人,而几个服务站的人数很少,每天约25人,主要负责治疗慢性病的是老年人。
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离芦潮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约9公里处,该院急诊科主任李表示,该院每天的平均住院人数已超过2800人。
作为港区唯一的三级医院,城东六院自2012年10月试运行以来,承担了提高周边地区医疗服务能力的使命,成为满足周边居民和职工七年多医疗需求的主要保障。
市第六东方医院占地150亩,建筑面积72000多平方米。拥有600张批准床位和42个专业业务科室(包括33个临床科室和9个医疗技术科室)。是一所集医学、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先进的医疗设备是提高诊疗质量的关键。第六东方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如3.0t核磁共振、64层螺旋ct、dsa、spect、3d腹腔镜、术中导航系统、dr和自动生化分析仪。学科建设是衡量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目前,医院有4个重点学科(骨科、内分泌代谢、放射介入、麻醉学)、1个后备重点学科(肿瘤学)、8个特色学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呼吸内科、儿科、神经内科、输血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药剂科)和1个后备特色学科(普通外科)。
该市第六东方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港区居民来说,不仅是头痛、脑热时的额外咨询选择,而且可以享受各种专家资源,诊断和治疗疑难杂症。
为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推进六东医院与妇产医院(六院)的整合进程,方便人们上门就医,自2018年7月起,、柴一民、、王念松、吴、等教授先后在六东医院设立教授团队工作室,共有来自上海乃至全国的知名专家21名,访问时间覆盖每个工作日。
医院领导表示,随着新港区的建立,市第六东方医院将继续努力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医疗中心。
门诊部设在小洋山[/s2/]
近日,市第六东方医院正准备在小洋山岛开展“为人民健康行动”的大型免费门诊活动,将自身优质资源辐射到周边地区,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公共医疗服务。
小洋山诊所的成立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小洋山位于一个岛上。随着近年来港口经营的发展,岛上企业的员工数量迅速增加,医疗服务的缺乏也逐渐凸显。今年8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小洋山门诊部在小洋山岛上开业。门诊部占地500多平方米,每天有6名医务人员,并设有诊室、化验室、急诊室、x光室、药房等。,不仅解决了小洋山岛10000名员工的医疗问题,也使邻近岛屿的居民和过往货船的船员受益。
芦潮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在努力提升公共卫生的作用。
黄告诉记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不断尝试各种方式,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卫生服务。
“例如,当儿童接种疫苗时,他们通常会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过,考虑到与新城市有一定距离,我们计划在善港社区设立免疫点,方便附近有需要的居民接种疫苗。”黄对说道。
“虽然临港和市区的医疗条件还有差距,但看医生越来越方便了。它通常在这里看到,因为小疾病和严重的疾病。”在市第六东方医院看急诊的李女士说。七年前,由于工作关系,她和家人定居在滴水湖,见证了临港医疗资源的逐步改善。「当新区上市后,会有更多人来港。我们相信这里的医疗条件一定会越来越好。”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