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12字,读完约4分钟
5月14日上午8点30分,在浦东城市交通中心“城市智慧与文明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和一段文字:“杨中学路某大型超市的消防出口门打不开”。
此刻,文明检查员吕霄正在超市附近巡逻。发现问题后,他拿出手机,打开“智能城市创建”小程序,并立即报告图片和文本。小程序自动发送短消息来通知相关的点长度,并且点长度被快速处理。8点32分,超市物业人员赶到现场,打开了消防通道。卢晓再次通过上传照片的小程序来消除这个问题...
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在“城市大脑——智慧与文明的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一目了然。短短2分钟的“浦东速度”背后,是浦东正在进行的一次全新探索:在全市各区,率先借助智能化、全员化的信息技术,依托“城市大脑”系统,将“智能文明指挥调度系统+专题现场应用+市民参观应用”相结合,帮助浦东打造第六座全国文明城市,实现精细化治理。
浦东新区创新办公室发布了全市首个智能文明创建系统:一个网络统一管理——城市大脑——智能文明智能应用系统。该系统充分依托“城市大脑”和“城市交通系统”,紧紧围绕文明创作工作要素的特点,帮助解决创作工作的不足和困难,打造浦东创作工作的特色亮点。
为了实现城市设施、市政管理、环境卫生等六大领域的智能化管理,本系统细分设计了文明交通、生活垃圾处理、建筑工地的不文明施工、噪音扰民、街区管理、志愿者管理等50多个专用智能场景应用。
例如,街道系统管理场景的应用,基于街道疫情防控平台的数据库,全面覆盖整条街道的业务信息,建立在线执法检查,全程记录街道秩序控制的实际情况,建立智能发现违法发现机制、智能预警推送和闭环处置机制。
例如,浦东新区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全过程监管平台——垃圾分类场景的应用,作为浦东“城市大脑”的专业子模块,目前应用物联网感知、大数据等智能技术,初步实现了源头分类收集、运输、中转、最终处置的全过程。数据的收集、监控和管理,以及分类有效性的预警和预判,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下一阶段将通过区和街道镇级城市交通中心实现跨部门和跨部门。目前,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全过程监管平台已经初步实现了多项功能。例如,管理部门可以清楚地掌握垃圾分类的“轨迹”,实现对垃圾源头的追踪、源头的车辆称重、作业路线的监管。
例如,共享自行车特殊应用场景,共享企业自行车和区域管理信息,实现智能预警和准确配送。通过gps定位技术,判断禁区内是否有违章停放车辆,每天自动统计两次违章停放车辆的数量(上午和下午各一次),形成智能调度清单,督促企业现场清理运输车辆。目前,已覆盖陆家嘴环路以内、世纪大道和张洋路沿线(浦城路-申远路)。
例如,在华牧街智能社会动员的应用场景中,当社区需要招募志愿者时,志愿者服务项目的信息可以直接发布到信息终端,并通过智能指挥平台(华牧市交通分中心)上的“市民信息系统”定位进行推送(每个社区、每个建筑、每个家庭都被完全覆盖,信息检索被准确筛选),极大地激发了志愿者的积极性。
为了动员全民参与文明创造,开发了“智慧城市创造”小程序,招募了600多名青年志愿者和公民。根据文明城市创建指标,对浦东各点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实时上传小程序发现问题,并推动各点负责人或智能文明指挥系统进行限时处置。Gis地图可以实时显示整个站点的分布和具体信息,有效促进日常巡查管理,实现实时在线对标,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问题,提高创建效率。此外,所有浦东市民都可以在手机上下载浦东电子家园应用,实时查看问题报告并智能推送。截至目前,公民志愿者访视小组共发现问题11523个,在线即时处理率为100%,问题解决率为96.1%。浦东电子家庭应用的注册用户超过8万,每天报告的问题超过1000个。系统发出处理指令后,问题处理的满意率达到94.87%。
今后,这一“智慧与文明的一网合一统一管理——城市大脑——智能应用系统”将继续加强大数据分析与决策的发展,加强促进全区市民积极参与的技术手段的开发,实现文明城区快速发现、及时处置、高效运行的科学、智能、常规管理新模式,使浦东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中的成果得以“保留和规范”,让500万浦东市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就感。
(照片:刘思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