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23字,读完约4分钟
黄浦江畔段位于黄浦江西岸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的中心。海岸线长约8.3公里,目前已经完成。在“分散的珍珠串成一条链”之后,如何把它们变成一个公共的房间,供人们健身、休闲和观光,是滨江连接的下一步。位于“市民生活海岸线”上的中国第一代综合太空远洋TT&C船“王源一号”,随着配套景观灯光的完成,已成为“夜晚的明珠”。
夜晚,随着配套景观灯的完成,“王源一号”变成了滨江西岸的“夜明珠”。
成功破解“快乐烦恼”花了两个多月才把工期缩短到两周。
靠近制造局路、龙华东路、黄浦江西岸,“王源一号”静静地“注视”着江滨两岸的变化。王源一号是中国第一代综合性太空远洋TT&C船。它主要负责测量和控制卫星、航天器和火箭运载器的整个飞行试验。它于1977年8月31日在江南造船厂竣工并投入使用。2010年退休后,它回到了它的诞生地——上海江南长兴造船集团。
在两岸滨江连接工程如火如荼的时候,如何让“王源一号”完美融入其中,成为建设方的一大“快事”。浩尔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韩晶作为“王源一号”景观灯的设计者,参与了整个设计和施工。“由于王源一号的数据尚未完全解密,我们无法获得该船的设计图纸。”韩晶说:“但是我们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设计景观灯。”韩晶也很担心,他曾参与为木兰广场等标志性建筑建造景观灯。因为船体结构和材料与建筑不同,更不用说没有图纸数据了。
为了更完美地展现“王源一号”的风采,设计团队前后制作了四套景观照明方案。“主要原因是时间太短。根据原计划,从设计初稿到最终完成预计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然而,为了赶上建设期,我们必须在大约两周内点亮王源1号。”韩晶告诉东方。com:“后来,设计师和施工队来到前线,用手绘制船体图纸,并调整设计。最后,花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完成了图纸,然后又花了两周时间完成了景观灯的建造。”
夜晚,一盏景观灯照亮了“王源一号”的局部特写。
已经安装了3000多套卡片来展示景观灯细节中的“亮点”。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王源一号’已被搁置很长时间,许多空房间关闭,且空气体不流通,所以不允许明火焊接。”韩晶表示,建造过程更加困难:“由于船体上无法使用焊接技术,船体上的点光源灯由夹具固定,整个船体上有3000多个夹具。”据报道,由于船体钢板的厚度和位置不同,相应地调整了3000个夹具,每个点光源一个,以免损坏船体的原始外观。
“王源一号”景观灯建设项目负责人宣表示,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扣除细节,灯的角度和灯的瓦数必须不断调整,以便灯击中船体后,能完美呈现船体的轮廓。宣赵丽告诉Dongfang.com,未来将会用灯光效果制作一个动画,让市民感觉到船在水中移动。
建设爱国科普教育基地打造“风光光带”
据了解,“王源1号”将作为未来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普教育的基地。
“王源一号”配有一组景观灯。距离滨江45公里,未来将形成“景观灯光带”。
黄浦区照明景观管理相关负责人沈尚丽负责“王源一号”景观灯的验收。“为了保证景观灯的最佳效果,从前期施工验收到后期效果验收,共4次。”沈尚立表示,仍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解决,其他的都符合要求。
“王源1号”在船体底部使用了一个色温较高的灯,使得整个船体轮廓显现出来。
据悉,“王源一号”在灯光选择上也非常挑剔。船体底部使用的灯的色温是6000k,而甲板上方使用的是4500k..宣赵丽告诉Dongfang.com,色温越高,颜色越接近白色,色温越低,越接近黄色,这是一种暖色调。
较低的光线和较高的色温使整个船体的轮廓显现出来,而甲板上方光线的色温降低,使它看起来像一个从外面来的影子另一方面,船体上3000多个点光源有7种颜色,颜色可以逐渐变化,这与滨江步道两侧的景观灯一致。宣赵丽说,现在点光源的颜色每5-8秒改变一次,以后可以调整。
此外,“王源一号”旁边的拉伸膜也有配套的景观灯,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一个月内完成。到那时,光线将照射到拉伸胶片上,这将补充“王源1号”,甚至更加美丽。新发布的《上海景观照明总体规划》首次打破了行政区划的概念,从全市规划夜景布局。很明显,黄浦江两岸将成为“三带多点”的夜景框架之一。上海市市容和景观事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陈薇薇表示,未来滨江两岸将建设“景观灯带”,并考虑通过网络通信、云数据平台、虚拟化等技术手段建立智能控制系统的集中管理,提升景观灯管理的精细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