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45字,读完约2分钟

“大宝儿,你今天又来了?”这些天的下午,惠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们总是欢迎爷爷带过来打针的婴儿。宝宝的名字叫大宝儿,只有14个半月大。他们每天在特殊时间是怎么来医院的?

一个特殊的小病人来到了社区医院

2月10日下午,临近下班,三位爷爷奶奶来到惠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祖父抱着他的小孙子,在姑姑的陪同下,前来就医。他们在大厅里匆匆忙忙,这使得门诊的护士长阴军很注意。

根据阴军的询问,孩子的昵称“大宝儿”于12月初因先天性缺陷从河南信阳住进了上海新华医院。病情暂时稳定,但出院后仍需每天注射药物。一般来说,社区医院不允许将注射用药物取出,因为其他医院的药物来源难以核实,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你在前线奋战我在后方“护娃” 浦东社区医院里来了位特殊的小病人

大宝儿的母亲是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的一名医务人员,一直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的父亲是武汉铁路人,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一直坚守着物资保障的岗位。原来,鲍二是前线“战士”的孩子!给每个人发工资的人不能被风雪冻死。阴军突然揪着他的心。在安慰孩子的阿姨的同时,她立即将情况报告给护理部,并反馈给主管业务的副主任盖红梅。

你在前线奋战我在后方“护娃” 浦东社区医院里来了位特殊的小病人

虽然情况紧急,但相关的安全评估工作不能省略。盖红梅立即对孩子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详细查看了新华医院的出院小结和随访计划,通过卫生部门和居委会核实了流动人口的信息,仔细查看了孩子及其家人到达上海的时间和最近的出行活动,排除了他们是疫情重点人群的情况。

你在前线奋战我在后方“护娃” 浦东社区医院里来了位特殊的小病人

“有信心地给我们大宝儿!”

虽然孩子还小,但医院的医疗资源有限,婴儿每天需要注射的药物在社区医院并不常见,医院最终决定为宝儿提供社区随访治疗,以减轻孩子在前线抗日的父母的后顾之忧。

在一天的治疗结束时,孩子的阿姨突然站起来,向医护人员鞠躬,并一遍又一遍地感谢他们。然后,我给社区医院写了一封感谢信:“虽然冬天还没有过去,但整个社区服务中心让我们全家都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此时此刻,我想对我的母亲说,我可以保护我的病人,抗击这种流行病,因为还有许多可爱而可敬的白衣天使在守护着我们婴儿的健康成长。”

你在前线奋战我在后方“护娃” 浦东社区医院里来了位特殊的小病人

一封来自孩子姑姑的感谢信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你在前线奋战我在后方“护娃” 浦东社区医院里来了位特殊的小病人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9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