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6字,读完约3分钟
描述:胡元进和胡,95后双胞胎志愿者。严振华
生产防护服的人很少,各行各业的人都很快聚集起来;医务人员的孩子需要咨询,老师来了;社区门口的村口需要值班,年轻人成了“守门员”……疫情是指挥,防控是责任。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志愿者。像逆行治疗师一样,浦东青年志愿者也是一个“随叫随到,来了就打,打了就赢”的团队。他们把这种流行病变成了最好的“试金石”,并打磨了自愿奉献的精神。
在此期间,上海成格安全防护用品有限公司成为志愿者的“打卡场所”。由于医用防护服的生产线改造和设备调整仅在5天内完成,公司急需辅助工人进行产品安排、质量检验和包装。了解情况后,浦东团委迅速发布了招聘信息,仅12小时就有700多人报名。第二天八点钟,第一志愿队来到工厂报到。该公司哀叹道:“我没想到响应速度会这么快!”
为了生产更多的防护服来支援前线,志愿者们也努力战斗。一大早,住在北蔡镇联众居委会的00后大学生齐镇就出发了。为了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风险,他选择了骑一辆共用自行车去周浦,这花了整整一个小时。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的大四学生胡和妈妈杨高红一起来了。在成品检验区,母女俩没怎么交流。他们迅速拿起一件产品,仔细检查每一针。
社区、村庄交叉路口和建筑物的门柱已经成为重要的防线。2月15日,浦东团委向全区团委发出号召:“最好到社区报到,参加守门员志愿服务,不要呆在家里。”各个街道和城镇的共青团委员会迅速招募并组建了“守门员”志愿队。这个特殊的“守门员”群体是由生活和工作在浦东的各行各业的年轻人组成的。其中有公务员、教师、大学生、企业员工等。看到征兵消息后,他们第一次自发地报名参加了所在地区的街道镇团委,根据街道镇防控工作的总体部署,自觉地参与了社区、建筑物、村庄的门柱或路口的守卫和管理。
这些“守门员”志愿者也有“兄弟档案”和“亲子档案”。在街渔阳居委会有一对双胞胎兄弟胡元进和胡,他们经常参加志愿服务。因为他们长得一模一样,他们也会遇到漂亮的误会——我哥哥下午值班,我哥哥负责晚上。一些细心的居民问:“小弟弟,从下午到晚上这么长时间你不累吗?”来自惠南镇黄璐村的齐玉清(音译)刚刚加入一家it企业,从事技术维护工作。他主动从晚上10: 00到第二天早上7: 00登记,他值班12天。“在黄璐村,仍有13个人像我一样坚持上9小时夜班。”沉默的坚持还在继续。据统计,“守门员”已经占据了18000个位置,服务了47000多个小时。
有些人当场就坚持,而有些人则很热情。由82名浦东青年教师志愿者组成的“网上辅导小组”学会了做“主播”——为了给浦东的医务人员和双警家庭的孩子提供学业辅导,这个服务小组“承包”了一至九年级的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和化学科目的辅导。潘杰(音译)是上海金彩中学北中学的一名八年级数学老师,她有着16年的教学经验,并且已经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100多个数学微课的小视频。在一群多愁善感、负责任、聪明的“网络园丁”的共同努力下,这所特殊的“网络学校”充满了爱。
数据显示,全区共青团组织和团员通过志愿服务队和青年突击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截至2月27日,共有274个团队和10,125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