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49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离岸转售工业服务中心13日在外高桥保税区启动,标志着这一新的贸易模式从重点企业参与的试点阶段进入了正常、规范、规模化的产业发展阶段。
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外高桥保税区成立30周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将继续支持区内企业离岸业务的发展,以离岸转售工业服务中心的启动为契机。未来三到五年,离岸业务有望成为整个地区新的增长点。
关键子项目提高全球资源分配能力
“离岸贸易”是上海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关键。去年,浦东新区率先“破冰”,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离岸转售的措施,并成立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离岸转售产业服务中心和离岸转售先锋示范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上海自贸区内47家中外资企业获得了便利的离岸转售交易外汇支持,占全市 的90%以上。
“一些亚洲客户向上海总部下订单。货物在德国工厂生产后,可以直接送到当地,资金结算由我们完成。”卡尔·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是试点企业之一。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谢磊以一个实际的订单案例向记者详细解释了“货物不进入该国”的新贸易模式。
从实体企业运营的角度来看,离岸转售业务可以大大降低跨国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的物流运营成本,提升国内实体在跨国集团中的总部地位,有助于提高地区总部的经济水平,有助于企业进入国际商品领域。
"对上海而言,离岸贸易的增长潜力巨大."谢磊认为,“通过制度创新打开运营环节的痛点后,跨国公司中国总部可以成为全球订单中心和金融中心,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管理能力。”
了解棘手问题并使用大数据来确保订单的真实性
谢磊口中的“痛点”实际上意味着,由于离岸转售的货物流和资本流是分开的,因此有必要确保每一份订单都是真实可靠的,而无需看货物。
作为上海自贸试验区离岸转售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核心,此次推出的产业服务中心将服务和支持离岸转售企业的发展,引导行业自律,协助金融机构解决支付结算的真实性,提供政策咨询、专业培训等全方位服务。
13日,本地区试点企业共同成立的离岸再销售企业理事会正式成立,将通过行业自律加强交易真实性管理,推动企业共同交流发展经验,努力与国际接轨,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离岸再销售行业规则。
上海自贸区管理局金融金融服务司副司长梁翔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在探索更多基于区域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的企业信用评估和交易真实性判断的创新措施,使离岸转售业务的各个环节清晰可循。
例如,应在交易企业、外汇管理部门和银行服务机构之间建立良好的数据和信息共享与交换机制,为外汇管理部门和银行服务机构判断离岸转售交易的“交易真实性”提供数据支持 。在数据源方面,我们将充分利用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成员等合作伙伴资源,连接并获取国内外第三方权威数据。
拥有新增长点的参与企业的规模在三年内翻了一番
“外高桥保税区诞生于贸易,繁荣于贸易。它与世界上223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在过去的30年里,货物进出口总额已达16万亿元。”上海自贸区试点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自贸区管理局副局长陈延锋表示:“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贸易”一词在内容和内涵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现在正在推动离岸贸易,事实上,我们正在规划未来30年的发展布局。”
事实上,离岸转售业务的发展符合“协调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重要枢纽”的战略布局。从提升贸易功能的角度来看, 离岸转售业必将成为上海从国内和地方进出口贸易向全球贸易运行和控制中心转变的关键,是促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产业发展战略举措,也符合国际生产方式转变的大趋势。
从金融资源集聚的角度来看,离岸转售业的发展必将促进配套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专业金融机构的建立和相关金融产品工具的创新,促进更大比例的国际贸易以人民币结算,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陈延锋透露,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出台对离岸业务的金融支持政策,以减轻离岸业务的税收负担。“我们希望在三到五年内将离岸业务建设成为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新增长点。据估计,三年内,参与企业的规模将增加一倍,五年内,贸易规模将增加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