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8字,读完约4分钟
从农村到繁华的城市,浦东在过去30年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女性的力量。4月17日,由区妇联主办的“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女性力量”论坛,邀请见证浦东改革开放30周年的女性拓荒者回顾创业的辉煌历史。
座谈会上,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秦昌与浦东三位女建设者交谈: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彭;马一立,原市委书记、民政局局长、区社会发展局局长;和原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华,回顾了他们参与浦东开发建设的光辉岁月。
浦东的发展应该既快又新
20世纪90年代初,浦东还是一片广阔的农田。五年来,陆家嘴、金桥、外高桥、张江四个开发区相继建成,浦东新区管委会在全区范围内推进了创新体制改革。在彭的印象中,1993年2月初来浦东时,他最深的感受是“快”。作为浦东组织部的第一任处长,人事局、编辑部、党委的工作都在组织部。只有八个人必须处理复杂的事务,而且速度很快。“你必须尽快熟悉你的职位,尽快工作,尽快打开局面。”彭玉兰说:“我们背后总有一股力量,浦东每年都要变,三年来变化很大。每天都是小跑步。”
除了速度,还有新的想法、途径和方法。彭认为,创新是浦东的灵魂。没有创新,浦东将一事无成。“例如,当世界各地的人聚集在浦东时,大量的党组织怎么会成为我们网络中的‘毛细血管’呢?为此,我市首个建筑党支部在浦东嘉兴大厦成立,这是我们的新理念。”
社会事业和经济建设相结合
20世纪末,随着浦东经济的发展,民生建设也取得了初步的成功,麦日既是参与者又是见证人。改革开放之初,浦东的经济发展目标非常明确,但对社会事业的研究却很少。“事实上,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不是优先和优先的关系,它们必须是同步的。”迈里认为。因此,1995年,浦东与复旦大学联合成立了一个非政府组织“浦东——复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对浦东的社会问题进行连续的跟踪研究,并连续15年发表了被称为“绿皮书”的《浦东社会发展报告》。
对于社会发展局,迈里的立场是“以人为本”,所以他提出了“三个完成”:关注人类发展的全过程,从出生到死亡;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智力、体力和脑力并重;关注全体人口,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强者和弱者。“基于这一目标,我们说服财政部增加对社会事业各个方面的投资。早在近30年前,当浦东非常缺钱时,每年用于社会发展的资金就有15至20亿元。”迈里说。
人才是浦东的核心竞争力
进入21世纪,浦东优势产业突出,优秀人才集聚,民生发展成为一张美丽的名片。这些杰出的成就让张华更加感受到了人才的重要性。2001年,她来到区委组织部,需要“睁眼找人才”。她认为人才是浦东发展的瑰宝,是浦东的核心竞争力。如果缺乏这种核心竞争力,产业高地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总是把人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面向整个国家和世界。打破身份、地域、层次的传统观念,让人们走进浦东的热土,为浦东的发展做出贡献。”
张华表示,浦东不是在等待人才,而是在主动宣传人才。“我们去了清华、北大等名校举办‘人才直通车’,政府为企业‘唱戏’搭建了平台。当我们拿出500强企业的招牌时,招聘会上挤满了人。”她还回忆了伦敦市的一次海外招聘,当时提交简历的人实际上被从酒店解雇到街上。一位外国官员评论道:“我以为这种招聘是为了开会,但没想到你会带来真正的工作。”当时,浦东打出的口号是“选择浦东,选择成功。”“我们希望,来到浦东工作、创业的人们,能够与浦东一起成长,在浦东的荣耀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张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