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89字,读完约4分钟
无论是音乐还是规划,上海的包容精神和包容文化都应该在这里被大众所感知,这也是公益展厅的价值所在。
2017年1月15日,“声音城市民间音乐”春节音乐会在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一楼大厅举行,这是继2016年新年交响乐之后的又一次新年运动,现场座无虚席。当上海茉莉花民族管弦乐团谢幕时,观众长时间鼓掌。
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主任杭燕(音)记得,两年前,当他提议每年举办一次新年音乐会时,他被问了很多问题:“谁会来这里听音乐?”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位于人民广场,离上海大剧院和上海音乐厅不远,与浦东东方艺术中心遥相呼应。她自己也有点担心,但就像2016年的新交响乐一样,最后的表演超出了预期。
“这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阎行说道。
音乐会上,主持人与观众频繁互动,场面热烈
声音城市民间音乐:管弦乐队经常与公众互动
不同于专业场馆的表演,“声城民族音乐”生动活泼,贴近群众。竹笛演奏的《青花瓷》片段吸引了观众的掌声。唢呐“说话”让人发笑。扬琴演奏的同一首歌吸引了许多人轻声歌唱。中阮演奏的圣诞经典歌曲《铃儿响叮当》让孩子们兴奋地歌唱。在一场演出中,管弦乐队与观众频繁互动,场面热烈。
来“向老师学习”的吴洋(音译)坐在椅子下的钢琴盒里,静静地听着。她在小学学了二胡,直到最近才又开始学。演出结束后,她会找机会和管弦乐队的老师商量。在她看来,虽然表演很有基础,但每个表演者都很专业。
"除了互动之外,剧目更有思想性."上海工人文化宫茉莉花艺术团团长、上海茉莉花民族管弦乐团常任指挥指出,这11首歌曲中既有《满月花》、《春节序曲》等主打歌,也有《良渚》、《姚舞曲》等知名歌曲。此外,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终曲《拉达斯基进行曲》被移植到民间音乐中,所有的外宾都鼓掌欢呼。
公共表演:与市民的桥梁
演奏江南丝竹《走在街上》的三弦琴手已经77岁了。和他一样,舞台上也有很多已经步入中老年的二胡演奏家和大提琴演奏家,但他们仍然活跃在舞台上。
“这是一次情人聚会。”吴健说。茉莉花国家管弦乐团是一个有67年历史的非专业成人管弦乐团。其成员包括退休的专业表演者、接受过专业音乐培训的音乐教师以及企事业单位中热爱民族音乐的普通员工。他们每周二自发组织彩排,积极为基层市民表演。“声音城市民间音乐”是茉莉花民族管弦乐团在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举办的第一场大型专题专场演出。但是,除了基本的交通补贴外,这种演出不收取任何其他演出费用。"市民只需提前预约就可以免费获得音乐会门票。"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音乐会现场
在杭燕看来,民族管弦乐队是城市主题音乐会与市民之间的桥梁。上海各界爱好者的热情正是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选择他们的原因。2016年,由著名音乐家沈传信为首的老年公益交响乐团在展厅举办了首届新年音乐会,反响热烈。「明年,我们会成立一个由具备艺术专长的市民组成的志愿队伍,并要求指挥人员组织训练,让普通市民也可以在这个舞台上为市民表演。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将打造自己的品牌。”阎行说道。
[/s2/]展馆的价值:让市民认同城市
"音乐属于公众。"杭燕认为,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作为一个公益展览馆,不仅应该为观众提供一个免费欣赏音乐的公共空厅,还应该为音乐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才华、为公众表演的舞台,从而填补专业音乐场馆的空空白。
新年音乐会是上海城市规划博物馆转型、发展和理念更新的又一举措。接待各国政要和政府官员的专业展厅现在希望获得更多市民的认可。“作为一个以城市为主题的专业展厅,我们应该提供一个平台,让市民围绕任何城市话题进行交流,感受城市规划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影响。”
然而,作为一个专业展厅,30万人的年客流量与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馆1万人的日客流量相比,还是略显单薄。展厅“高而专业”,已成为市民的固有印象。近年来,许多带有“口音”的艺术展览、讲座和论坛都在展览馆举行,但很难在市民中影响规模。
现在我们必须让市民先进来。杭燕认为,演唱会就是这样一个“让市民走进展厅”的机会。演出结束后,两位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母亲带着孩子参观了一楼展厅的模型。67岁的童应邀参加了音乐会。在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举办的摄影比赛中,他的城市摄影作品获得了荣誉。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展厅,他感到高兴和自豪。
“无论是音乐还是规划,上海的包容精神和包容文化都应该让这里的公众感受到。这就是公益展览馆的价值所在。”阎行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