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25字,读完约5分钟
浦江两岸日新月异,2016年(下图)的景象与20世纪80年代(上图)大不相同。(照片由城建档案馆提供)
5.93层——外滩建筑的“平均高度”最终固定在这个数字上。根据市城建档案馆的资料,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27栋外滩建筑经历了三个密集的“成长期”,单体建筑从“平房”变成了多层建筑,并发展成为“小高层建筑”。其中,1915年建成的亚洲大厦有8层,1923年建成的紫林西堡大厦有9层,1929年建成的沙宣大厦有12层。外滩最高的建筑建于1935年的百老汇大厦,有20层,高79.3米。
日前,由上海城建档案馆编撰的《外滩成长手册》----《上海外滩建筑》正式推出。它从城建档案的角度回顾了外滩百年的历史,融合了近年来拍摄、收集和编辑的精华。记者抓住三个关键词——建筑高度、道路宽度、道路变道,勾勒出外滩建筑的“增长曲线”。
建筑高度:从“平房”到“小高层建筑”
在上海近代建筑史上,外滩于19世纪40年代开始形成,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变迁,20多座建筑多次重建,高度不断提高。
第一个阶段是19世纪,即1843-1900年的中下叶。这一时期的建筑特色主要是由一至二层的走廊式砖木结构混合结构组成。剩下的两栋建筑是建于1873年的前英国领事馆33号和建于1880年的前中国商业银行6号楼。
从1901年到1920年,近一半的外滩建筑被重建,它们的高度被提高到三四层到六七层,逐渐过渡到砖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于电梯、供暖和制冷设备的应用,内部设施趋于完整和现代化。有12栋建筑,如前上海大会,前钟会酒店和前立德酒店。
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外滩的发展突然加速,近一半的建筑变成了“小高层建筑”,体积巨大。钢框架结构广泛应用于建筑中,高度超过八层。有些建筑还建了20层楼,有豪华的门面,华丽的装饰和更完善的内部设施。在此期间,先后完成了11栋建筑,如前汇丰银行大楼、前江海关大楼、前沙宣大楼和前百老汇大厦。此后,外滩建筑群完成了“三级跳远”。
如今,外滩建筑的平均层数固定为5.93层,从北到南依次为前百老汇大厦、前沙宣大厦、前中国银行大厦、前江海关大厦、前汇丰银行大厦,形成了三个轮廓的高潮。
道路宽度:8.3米至60米
上海开埠前,外滩就像江南典型的乡村景观——只有“建筑”,没有“交通”。正如1832年《阿米什人的上海之行编年史》中所说:“河岸两边有一个马平川,那里静悄悄的,河流和运河纵横交错,土地耕种密集。”
1848年,一条普通的城市道路终于在这里出现——原来的河道扩大到20英尺5英尺,约8.3米。1865年,外滩河边路扩展到11米远——内侧人行道宽2.44米,外侧车道宽9.15米。这是由于外滩建筑功能的转变——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尤其是外滩南京路至九江路一带的“金融街”初步形成。当时,城管部门大力改善社会空房和公共设施。1868年,外滩公园建成,私人码头逐渐消失。外滩削弱了它的港口功能,成为人们行走的弯曲河岸。
20世纪20年代后期,外滩的大部分建筑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外滩建筑的界面空厅逐渐变得平整,黄浦江上升的海滩促使道路进一步拓宽——外滩建筑到河边的距离为55-60米,道路拓宽到17-21米,停车场超过5米宽
让位于人们:11条道路车道减少到4条车道
外滩公共滨水空厅也在扩建和完善,这主要得益于近30年来外滩的两次综合改造工程。
1949年后,随着外滩建筑群功能定位的大调整,沿江道路的设施和绿化环境逐步改善。20世纪90年代初,外滩交通综合改造的道路改造工程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河岸向江心扩展,出水面14-49米,外滩建筑群与防汛墙顶平台东缘最小距离达到73米;中山东一路拓宽至46.5米,外滩地面形成37米宽的双向10-11车道道路;沿河建有观光平台,防洪墙上的大部分空箱被用作停车库。
1996年,上海外滩建筑群被宣布为第四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置换计划”的实施,逐步恢复了外滩的金融和贸易功能。世纪之交,上海进入了城市发展的新阶段,《黄浦江两岸地区规划》确定了外滩“打造城市特色、凸显城市形象”的发展目标。
为了缓解外滩地面大量交通流带来的交通压力,2007年外滩综合改造工程基于“景观保护和功能改造”的理念,通过建设双向双层地下交通干道,将原有的11条道路车道缩减为4车道+2条停车带的规模,并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外滩地面机动车流量,向公众释放更多的地面空房。与此同时,滨江地区的一系列历史保护建筑和雕塑,如上海人民英雄纪念碑、陈毅雕像、外滩气象信号站等得到修复和保护,并设立了四个主题活动广场,使外滩真正成为一个拥有优秀历史建筑、滨江亲水平台、市民观赏和互动的公共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