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56字,读完约2分钟

“大家好,我是屠晓玲。”9月27日,在浦东华牧区上海图书馆东馆的建筑工地上,智能机器人“图书管理员”首次亮相并赢得掌声。“我希望东馆能为公众提供一个新的空厅,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创新、智慧和互动。”读者代表石立善说。

还记得吗?那些年上海市民在上图门口排起长队

在淮海中路上海图书馆的图录大厅,“阅读上图——建筑演变与变迁图片展”同时亮相,向公众讲述上图中几代建筑的故事,共同展望通向未来的世界级复合图书馆。在上图中首次亮相的东馆设计模型前,读者无法通过指点和交流来掩饰自己的兴奋。

还记得吗?那些年上海市民在上图门口排起长队

南京西路325号,原上海跑马厅大楼,是上图中最早的建筑。1952年7月22日,上海图书馆正式开放。1958年10月,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图书馆、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和上海报纸图书馆合并成一个新的上海图书馆。同年,上海科技信息研究所成立。改革开放后,公众读者的阅读兴趣高涨,上海图书馆经常有排队进馆的盛况,令老读者津津乐道。

还记得吗?那些年上海市民在上图门口排起长队

1995年,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技信息研究所合并,打破了系统与系统的界限,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省级地图与信息综合体,成为面向研究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和行业信息中心,实现了文献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1996年,新上海图书馆在淮海中路开放,成为上海十大标志性文化建筑和文化地标之一。新楼内部布局合理,安静区域划分清晰,整个建筑宏伟现代;现代图书馆系统的成功开发和应用,随着大规模开架阅览的实施,配备了当时先进的设备和设施,标志着我国图书馆的计算机管理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还记得吗?那些年上海市民在上图门口排起长队

如今,上海图书馆正期待着浦江畔的土豆馆的崛起。这座“可读的建筑”看起来像一块精心雕刻的玉石。建筑的正面覆盖着由绝缘板支撑的印刷玻璃。经过切割和旋转的图书馆大楼反映了天空空和周围的公园景观,这自然成为一个“文化绿洲”。建筑中开放式空房间的灵活堆叠就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和智慧,沉浸在文化氛围中,期待为公众读者创造一种新的阅读体验:阅读文字,基于更新的载体;欣赏收藏是基于更智能的服务。

还记得吗?那些年上海市民在上图门口排起长队

展览的最后一部分叫做“我为东方馆提供策略”,读者的期望跃然纸上。“我希望会有更多的艺术空厅和创意工作室。东馆应该是一个集人文、学术和艺术于一体的市民大厅,“我希望东馆成为上海市民新的文化和精神家园”和“我希望在公共区域和等候区播放背景音乐”...每个参观展览的读者都可以在留言板上留下自己的祝福和想法。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还记得吗?那些年上海市民在上图门口排起长队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6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