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067字,读完约10分钟
在黄陂南路374号兴业路附近,中共一大纪念馆的牌匾格外醒目。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中国革命的起点,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初的心脏和根。上海在推出“上海文化”品牌的过程中,把“红色文化”品牌放在首位,提出要努力建设和保护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黄埔区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共青团的诞生地,国歌的演唱地,上海解放第一面红旗的升起地。该地区有127处革命遗址,3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量居全市之首。黄埔区以文化发展为重点,大力推出“上海文化”品牌,在“上海文化”中展示“黄埔是最上海”的标识,不断努力,充分利用鲜活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资源,充分激发文化创新和创造的活力。区领导表示,黄浦区将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讲好红色文化故事,打磨红色文化地标,做好红色文化体验,努力打造新时期传播党建故事、弘扬党建精神的高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黄浦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打造黄浦独特的“红色文化”。
红色地标用“灵魂”讲述故事
共青团的诞生地淮海路567弄就藏在榆阳。今年8月,在黄浦区的支持下,作为“党的诞生地发掘与宣传工程”革命遗址整治保护项目之一,“李雨阳”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整体改造工程正式启动,纪念馆整体改造后将会出现更多有价值的文物和文献。在此次整体改造中,东侧将设立李雨阳纪念广场,为青年提供集体日活动,成为青年重温革命历史、接受礼仪教育的重要场所。
现在,我们高度重视红色资源保护和红色基因自上而下的传承,为我们党的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上海市委书记、原中共一大纪念馆馆长、上海市委宣传部工程局发掘小组组长张立明说,上海红色革命遗址是上海宝贵的精神财富。上海是党的诞生地,红色是上海文化最明亮的背景。充分利用上海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场所,对全社会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当代人和子孙后代都大有裨益。它不仅能让市民和游客看到和感受到中国革命历史的足迹,还能突出城市独特的革命历史遗产,并能很好地继承和发展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一个会场的纪念馆欢迎100万观众。江
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打磨红色文化地标,体验红色文化,是黄浦区的责任和使命。今年,黄浦区重点围绕纪念馆建设了一个红场,并全力配合纪念馆的建设。梳理排墨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并制定相应的分类保护方案。保护和修缮《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中共六大后中央政治局旧址、共青团上海区委党校旧址、心有印刷厂旧址等一批重要革命遗址和文物,提升共青团中央纪念馆、三山会馆、黄埔剧院等红色文化场馆的展示水平。
在过去的两年里,红色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黄浦区作为主要的旅游区,也在探索新的方式,以高度整合的方式向游客展示该地区的红色资源“串珠成链”。区委宣传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黄浦区将建设一个集展示、交流、体验、互动为一体的红色文化传播传承中心。通过多媒体展示、智能体验设施和互动立体宣传,将中国近代革命历史在黄浦区逐点呈现,成为市民了解黄浦红色文化史、感受光荣革命传统的活字典。同时,以新天地-思南路地区为重点,设计开发“红色旅游特别游”、“发现之旅”等红色旅游产品,制作宣传袖珍本,搭建自助式音频导航系统,让市民通过更多的红色体验获得更多感性和理性的知识。
“打磨红色文化名片不仅仅是修复和开放一些红色地标和红色场馆。这些红色场馆和地标有必要传达思想、解释故事、净化灵魂和塑造生活。这需要每个红色场馆的工作人员。边肖展示了他独特的‘管家技能’。”张立明说。
在这方面,黄浦区一直有自己的想法:目前,黄浦区已经开始编纂许多红色书籍,力争在建党100周年前整理街区,全面理清该地区的红色资源和红色记忆。同时,黄浦区正在推进上海红色文化研究所的建设,该研究所将整合和振兴上海的革命历史资源、区域资源和教育资源,传承光荣历史,弘扬革命精神,开展传统教育,完成中国革命史的研究和发展。
红色剧目《创小编》最想与黄埔合作
对于红色文化资源,我们不仅要重视有形遗产的保护,还要重视红色文化精神的传承。“我们应该深入挖掘本质,揭示时代的价值。只有这样,珍贵的红色基因才能释放更多的能量,发挥其凝聚力和吸引力。”张立明说。
8月25日晚,在黄埔剧院的聚光灯下,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演唱了《在那个遥远的地方》,他的声音空就像是空。舞台下,许多年轻观众随着节奏轻声哼唱。这是一场红色主题合唱音乐会,主唱团队是“回声合唱团”,在年轻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黄埔剧院是“唱国歌的地方”。1935年5月24日,由田汉和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在这里演唱并传播。如今,老剧院迎来了“新一代”。今年,黄埔剧院引进回声合唱团定期演出。后者用时尚的艺术表达方式诠释了激励人们与敌人战斗的爱国歌曲和激励过去的人们,吸引年轻人接触红色故事。
回声合唱团被引进黄埔剧院定期演出。由黄埔剧院提供
在过去的两年里,上海出现了一种“文化现象”:黄浦区创作或支持的红色剧目和演出不仅爆满,而且“票难求”。
"有一种力量深入人心。"读完这些红色戏剧后,观众们普遍对它进行了评论。黄浦区支持红色戏剧的创作和演出,勇于创新,大胆探索,不遗余力地提供最佳资源。
原创红色文物旅游场景诗剧《追寻》大胆使用80后和90后导演和演员,人物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容易引起同龄观众的共鸣;原红皮书场景朗诵剧《信念》邀请了来自上海语言文字测试委员会的专家、著名配音演员、上海白玉兰奖和戏剧金狮奖获得者等“大咖啡”伴“流”参加演出。为演出的高质量奠定基础;支持上海歌剧院创作的《晨钟》推出了三个版本,即钢琴版、音乐版和舞台版。每个版本的性能效果都与性能环境密切相关。黄浦区以最好的场地资源支持演出,如思南大厦。
如今,黄浦区创作和支持的红色剧目和表演已经成为上海“红色文化”的一个品牌。上海的一些文艺创作者有很好的红色剧本,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黄浦区找合作,在黄浦演出。
区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未来三年,黄浦区将加大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力度,成立红色文化讲解员小组,线上线下结合讲述红色革命的故事,创新“请进来”接受红色教育和“出去”传播红色文化的模式。围绕主题和重要的时代节点,创作和推出一批红色题材的文艺作品,继续润色《追求》和《信仰》,创作舞台剧《难忘的1921》,并赠送建党100周年纪念;继续开展“一个梦想接一个梦想的新时代”系列活动,向社会征集党的诞生地宣传项目,搭建发现、培育、整合、展示优秀项目的平台,让更多人了解黄埔这片热土的革命传统和红色文化。
红色基因植入儿童心脏[/s2/]
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记住的是使命。不知不觉中,红色基因渗透到了城市地区。
青少年是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新人。黄埔区在广大未成年人中传播红色基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他们“扣上人生的第一颗纽扣”。今年,黄浦区青少年参加了“‘文汶明明’讴歌经典、红色故事教育‘初始心灵’”的实践活动。青少年讲述了党的诞生地的故事主题:青少年走进革命遗址和伟人的故居,聆听和感受他们祖先创业的艰辛;成立“红色故事宣传小组”,走进街道和社区,全年巡视红色故事;依托已经引起青少年关注的“零岛”网络平台,我们将向全市青少年、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宣传红色文化。
今年7月,黄浦区的小学生收到了一批“红色传奇贡品”。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和发展的光荣故事是用儿童能够理解和记忆的语言讲述的。这本书由区委宣传部和党史办公室编写,卢湾一中牵头。许多小学生在收到书后无法放下,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故事。最初,黄浦区组织不同的青少年以不同的方式解读红色故事,形成了数百部优秀的红色故事作品:通过读书,启发小学生讲红色故事,在小学组织“向红色传说致敬”的讲故事比赛;从解说开始,挖掘红色建筑背后的故事,组织初中“追寻红色建筑”主题演讲比赛;根据与本区党史相关的“红色字母”,组织高中“红色字母纪念”主题朗诵比赛。
“当年,李府路上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是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发生了什么激动人心的事件?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在黄浦区最近推出的在线课程“顾老师讲红色故事”中找到。今年在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教育局的指导下,联合拍摄了一部具有鲜明海派特色的《顾老师讲红楼》,共分六场,每次8分钟,非常简洁、简单、引人入胜。在观看的过程中,孩子们会不自觉地记住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重要“知识点”。
红色革命文化已成为培育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凝聚黄埔人文精神品格的重要推动力。红色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激励人们自发地投身于红色故事的传播。
由李雨阳黄埔区提供
大同中学的一名普通历史教师在网上开设了名为“顾老师讲红色故事”的现场历史课,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黄浦区的支持下,在他的带领下,区内的青年教师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全面梳理黄浦区的红色资源,丰富《顾老师讲红色故事》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
不久前,叶静中学与上海戏剧艺术中心联手推出话剧《孙祺先生》,该剧在黄埔剧院上演。叶是中国物理学的大师,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杰出的教育家。建国后,23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一半以上是他的学生,他早年毕业于叶静中学。60多名表演者大多是叶静中学的高中生,他们没有表演经验,但站在舞台上,他们自信、自然、投入。孩子们说,孙祺先生对祖国的奉献深深地激励了他们,他们想把孙祺先生的故事讲得很透彻。
未来三年,黄埔将继续充分利用文化与教育相结合的机制,继续举办“国旗下成长”、升国旗、爱国布道、儿童之声讲述党的诞生地故事、奏国歌等一系列活动;继续推进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红色文化场馆和资源开放相结合,打造“多彩学习圈”,丰富青少年红色体验。在不久的将来,黄浦区还将举办“浦江之潮”大型主题展,以摄影作品、新闻报道、字画、篆刻作品、观众互动等多种形式,展示我们在上海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勇敢站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黄埔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