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议会广场的丘吉尔铜像是8月席卷世界的“blm运动”,领导英国抵抗纳粹的英雄铜像也没能幸免。 丘吉尔年轻的时候,因为参加了大英帝国在非洲殖民的布尔战争,被愤怒的示威者挂上了“种族主义者”的招牌。

《英国史: 1914-1945》 作者:(英) a.j.p .泰勒

“1914年8月以前,通情达理、遵守纪律的英国人除了认识邮局和警察以外,没有观察国家的存在,平安地度过了自己的人生。 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住在任何地方。 他没有官方的号码也没有身份证。 他不需要护照和任何形式的官方许可就可以周游各国,永远离开自己的国家。 他可以把携带的钱无限制地兑换成任何一种外国货币。 他购买外国进口商品就像购买国货一样,不需要另外支付关税。 ”。

这是a.j.p .泰勒着作的《英国史: 1914-1945》的开头。 泰勒写的那时的英国人好像过了“神仙节”。 我能想象泰勒心中为英国人感到骄傲的心情。 不仅如此,“同样,外国人也可以在这个国家度过自己的人生,不需要许可也不需要注册警察局”——愿伏尔泰写的《世界共和国》的梦幻梦想成真。

但是,这个生活的基础是什么? 英国的社会系统? 政治制度? 经济能力? 还是英国人天生优秀? 当然,议会制度和产业革命都是英国人的创新,英国人应该享受这种创新的红利。 但是,英国的其他邻居也不能进行相应的变革,共享这样舒适的生活吗?

当然答案没那么简单。 英国享受的所有这些都具有自身的努力、以前传达特征和地缘要素的作用,但在1914年以前,最大的特征还是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成为事实上世界的霸主。 所以霸主的味道不是空泛泛的说教,不是幻想的荣耀,而是真正的利益。

因此,如何维持大英帝国的特征,避免被其他后来者夺走这一特征,成为本书值得回答的重要问题。

云乘云落:大英帝国世纪的舞台

挑战,角力,同盟,合从平衡,明争暗斗,全体动员,风云之际会。 20世纪前半叶的历史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大英帝国显然是上半场的主角,但实际上能成为主角的另一个美国,还在发出昏暗的光芒,等待着静静捕鱼的绝佳机会。 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英国真的应该羡慕那时的美国,超然可以“坐在云上看时间”。 英国不能超脱。 谁让你当老板的? 所以,老板不能有超然的感觉。 从这个立场来看,有超然心情的国家缺乏作为老板的气概和负责人。 当然,英国不是没有野心的国家。 遗憾的是,已经没有力量了,摇摇晃晃的。

不,英国的手太长了。 许多殖民地给英国带来巨大财富,消除帝国的真正实力,是任何帝国都不可原谅的麻烦。 一个身体不能太享受上天的恩惠。 世界潮流不前进就后退,不是自己迅速发展,而是试图让别人赶上,显然不是现实主义的想法。 遗憾的是,英国人的“神仙日”太舒适了,要让这些眼睛高于上面傲慢的人物在当地思考,是很难的系统工程。 于是,我们在泰勒的书上看到了这样的目录和标记的安排。

本书论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战争的古老性质开始,论述了战争的压力和战争时期的国家。 很明显,战争是英国改变国家和社会的女性参加员工,工人福利提高,战时内阁出现,政府在战时大规模管理经济,新部门进化为战时社会主义体制等。 直到战争结束,作为战胜国的英国陷入了巨大的下沉漩涡。 因此,从第四章到第九章,正在解决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各种战争后遗症、战争死伤、经济损失和战争债务。 即使有短暂的黄金时代,毕竟只能放弃金本位制,所以作者把第九章称为“中场”。

当然,下半场更重。 大英帝国的雄心壮志一去不复返了。 我只是哀求德国刀锋不要面对自己。 但历史永远没有希望,战争终于爆发了。 丘吉尔终于上台,勉强挡住了德国的进攻。

第十六章“终战,1944-1945”是最有趣的。 英国终于会赢,但这是一场悲惨的胜利。 同盟国和英国的梦想不一致。 丘吉尔主张担任首相,不是为了主持大英帝国的解体,但罗斯福也可以补充一句,美国的参战也不是为了保护大英帝国。 实力的逆转已经使英国只能在美国的庇护下生存。

夕阳已经西下。 但是,作为这场悲剧的目击者,泰勒宏伟的叙事天才发挥了耀眼的光辉。 他在大英帝国衰退了,但以福利国家建立,人民生活改善,“英国崛起”而告终。 用“我的祖先曾经广阔过”的结语来表达大英帝国的衰落太有诗意了。

无可奈何的落花:历史的宿命变奏曲

从大趋势来看,泰勒的这段英国史,本质上是书写从英帝国的辉煌到没落的历史。 我觉得写这段历史对任何英国人来说都不太开心。 从泰勒章节的配置也可以看出这样的基调。 必须结成同盟,必须与对方竭尽全力,女性必须参加事业,必须采取社会主义的一点措施,必须放弃金本位,必须卖掉绥靖,卖掉祖先的生产,夺得霸主的宝座 从其中只读了两个字——没办法。

仔细想想就知道泰勒的书有逻辑矛盾之处。 他夸耀福利国家的建立是二战后英国社会进步的成果,这是比开头提到的像上帝这样的英国人进步还是落后了? 泰勒自己可能也很难回答。 1914年,英国人可能有霸主国民的心情。 世界在我手里。 1945年,只扎根于具体的柴米油盐。 当然,普通人的生活水平肯定在提高,但瞅瞅天下的势头没有了。

隐藏在这背后的是历史的宿命。 作为世界霸主的英国,力量又大又弱,总是面临后期工业国的紧迫,每天看起来很轻松,实际上岌岌可危。 力量很大不言而喻,日不落帝国的称呼明确了一切,但其虚弱是英伦三岛的面积有限,人口不多,也就是核心区的资源有限是致命的短板。 国力强大的时候,万国到来,可以把世界各地看作粮食仓库和蔬菜供给基地的国力稍微衰退的话,为了稳定霸主的位置就不给力了。 因此,英国人如何维持霸权的位置其实很小心。 欧洲不仅试图维持各国之间的平均势头,甚至远东也试图与日本建立同盟关系。

英国聪明的政治家,其深思熟虑可以说远远超过各种各样的对手,其中可能只有一个例外。 那就是美国。

作为同文同种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美国人不仅个头大而且狡猾,还具有更理想的战术特征——坐在山上看老虎。 这种态势,让英国人背得像芒一样,但无可奈何。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中国人理解,英国人更理解,所以无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人参战都有点办法。

这次战争给英国人以沉重的打击,索姆河战役还让有点热情和理想主义的英国士兵因机枪扫射而阵亡了数千万人。 英国人终于感到了现代战争的恐怖。 英国设法赢了,但长期的内伤已经形成了。 所以,当德国在30年代再次成为欧洲和平的威胁时,绥靖政策得到了英国人的衷心支持。 使英国人更头痛的是,在战争不可避免的时候,作为反苏战士的丘吉尔不得不与他一直是敌人的苏联握手,共同对付希特勒。 看起来,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 只有永久的好处。 这句名言在无助的英国人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英国精英们并不知道这两场大战会给英国带来什么损失,但英国已经深入漩涡中心,无法超脱。 以前在英国玩离岸平衡的游戏,但没想到自己现在也变成了“离岸平衡”。 这次,最好的玩家成为了山姆叔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人在经历了战争的腥血雨后强烈希望立即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 丘吉尔复兴大英帝国的宏伟愿望不能再次激起英国人的热情。 这是另一件无能为力的事。 大英帝国的民众已经没有了原来的精神。

喝咖啡看夕阳。

仔细调查英国政治家的行为,实事求是的话,应该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地方。 他们的决定以后可能看得不好,但我已经尽力了。 因为他们不幸在一个潮流中。 那是因为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开始崛起。 这一潮流最终无法恢复中等强国主导世界结构的时代。 英国,那个老对手法国,德国,更何况一直没能巩固脚跟的意大利,当然远东的日本,只能退到第二步,重新审视自己扮演的角色。

这里面,英国的心可能更酸。 作为曾经的霸主,心力衰竭、物资、财力耗尽,破家而死,但最终被别人用笑容继承了自己的位置。 但是,除了这种非常无力的适应以外,英国人还有什么选择吗? 国际政治的游戏规则很残酷,即使说同一种语言,在属于同一种族的两个国家,进入这个格斗场的行为也不含糊。 在泰勒心里,一定是万感交集,百味杂陈,只是喝咖啡,看夕阳。

□陈晓律

标题:“无奈的顺应:大英帝国的世纪遗产”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27975.html